免疫组织化学 (IHC)
免疫组织化学 (IHC)
免疫组织化学 (IHC)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室测试,涉及使用抗体检测组织切片内细胞中的特定抗原(蛋白质)。病理学家使用此测试来查看特定蛋白质在组织不同部分内的分布和定位,从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预后和预测信息。
免疫组化如何工作?
免疫组织化学背后的原理是基于抗体与其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亲和力。该抗体旨在靶向并结合组织样本中感兴趣的特定蛋白质。一旦结合,这种相互作用就可以使用检测系统进行可视化,从而产生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彩色或荧光信号。
免疫组织化学涉及的步骤
样品制备:收集组织标本,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然后固定以保留组织结构。福尔马林是常用的固定剂。将组织包埋在石蜡中以方便切片。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切成薄片(通常4-5微米厚)。将这些切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进行染色。
脱蜡和再水化:对载玻片进行处理以去除石蜡并使组织再水化,通常使用二甲苯(或替代品),然后使用分级酒精。
抗原修复:许多抗原在固定过程中被掩盖。抗原修复涉及用热或酶处理切片以暴露这些抗原位点,使它们能够接触到抗体。
封闭:使用蛋白质溶液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以防止一抗非特异性结合,这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一抗孵育:载玻片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的一抗一起孵育。此步骤允许抗体与其组织中的靶抗原结合。
检测:洗去任何未结合的一抗后,添加二抗。该抗体与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或荧光标记缀合,旨在与一抗结合。然后通过比色反应(在酶联抗体的情况下)或荧光(在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情况下)观察二抗的存在。对于比色检测,添加底物,酶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位点将其转化为可见的有色产物。
复染:为了增强组织结构的可视化,通常将温和的复染剂(例如苏木精)应用于载玻片,对细胞进行染色原子核具有对比色。
安装和可视化:用盖玻片覆盖载玻片,并在光学或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染色的组织。染色的定位、强度和模式可以深入了解组织内抗原的存在和分布。
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病理学中有助于识别癌细胞的类型和起源、诊断传染病以及区分相似的病症。
免疫组织化学能够特异性识别组织复杂结构中的蛋白质,因此已成为病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显着影响诊断、预后和靶向治疗的开发。
免疫组织化学中的表达模式
在免疫组织化学中,染色模式(细胞核、细胞质和膜)是指抗原(蛋白质)在细胞不同区室中的定位。每种模式都为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表达蛋白质的细胞类型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核表达
当 IHC 染色定位于细胞时发生核表达核,DNA 和 RNA 合成发生的地方,也是许多调节蛋白的所在地。显示核表达的蛋白质的例子包括转录因子、核受体和参与 DNA 复制和修复的蛋白质。例如,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ER)显示核染色,因为它充当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
核染色对于诊断涉及基因表达或细胞周期调节改变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癌症尤其重要,因为核蛋白(例如激素受体)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指导治疗决策。
细胞质表达
当染色分布在整个细胞中时,可观察到细胞质表达细胞质,细胞周围的部分核并含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显示细胞质表达的蛋白质的例子包括酶、结构蛋白和某些信号分子。一个例子包括细胞角蛋白,它们是在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发现的中间丝蛋白。
细胞质染色有助于识别产生参与代谢、信号传导或细胞结构的特定蛋白质的细胞。这些信息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类、了解代谢性疾病和识别传染源至关重要。
膜表达
膜表达是指位于细胞膜的染色,细胞膜是将细胞与其外部环境分开并介导与其他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通讯的边界。显示膜表达的蛋白质的例子包括膜受体、转运蛋白和细胞粘附分子。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HER2/neu在某些乳腺癌中过度表达,其中 HER2 蛋白被检测为膜染色模式。
膜染色对于识别响应细胞外信号或参与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细胞特别重要。在肿瘤学中,特定膜蛋白的存在可以表明肿瘤的侵袭性及其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
了解这些表达模式对于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病理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使病理学家能够做出精确的诊断、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并为治疗策略提供信息。例如,确定是否存在ER(核表达)和赫2乳腺癌细胞中的(膜表达)对于决定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分别至关重要。
常见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CD34
细胞角蛋白 7 (CK7)
细胞角蛋白 20 (CK20)
德明
雌激素受体 (ER)
CAT-3
基-67
MIB-1
p16
p63
p53
p40
孕激素受体 (PR)
(S100)
SOX-10
TT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