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地膜渐成农业新宠,多地推广破解白色污染
生物降解地膜渐成农业新宠,多地推广破解白色污染
生物降解地膜因其环保特性和高效性能,正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宠儿。这种地膜不仅可以有效保温保墒、抑草防病防虫,而且能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避免了传统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在草莓种植中的出色表现
最新研究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在草莓种植中表现出色。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后,草莓根系更发达,植株更茁壮,产量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地膜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以及其降解过程中释放的微生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多地推广,效果显著
在江苏盐城,仪征化纤公司研发的“善解”生物降解地膜已推广至6000亩试验田。数据显示,最新一代“善解”地膜产品水汽透过率降低了70%,保温保湿性能大大提高;在保证性能前提下,厚度下降了1/3,单位成本降低了近30%。
在河南淮阳,3.2万亩粮食和蔬菜基地已采用生物降解地膜。当地农民反映,使用这种地膜后,冬笋、花菜、荠菜等蔬菜以及草莓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地膜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去了残膜回收的麻烦,省时省力还环保。
重庆也在大力推广生物降解地膜,计划在25个区县推广20万亩,并对每亩给予60元补贴。璧山区玉米种植大户张小军算了一笔账:有了中央补贴,每亩地用膜成本在100元左右,加上节省的人工除草成本,“算下来跟用普通地膜的成本差不多”。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针对不同作物的专用膜。例如,仪征化纤公司与多家企业及农科机构合作,开发出北方水稻、南方水稻专用膜,北方旱地及南方旱地用膜,以及辣椒、西红柿等作物专用银黑反光膜。
尽管生物降解地膜目前还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其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政府的补贴政策也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还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生物降解地膜必将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