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刷新中国书法拍卖纪录
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刷新中国书法拍卖纪录
黄庭坚的《砥柱铭》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昂贵的作品,2010年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以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这幅作品不仅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每个字都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品简介
《砥柱铭》是黄庭坚抄录唐代魏征的铭文,全文六百多字,大字行书凝练有力。作品尺寸为37.6×824厘米,后加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这幅作品在南宋时曾经为王厚之和贾似道收藏,在晚明也曾为大收藏家项元汴收藏。在清代晚期,此卷一直在广东地区递藏流传,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被台湾藏家购得。
艺术特色
黄庭坚的书法风格独特,中宫敛收,结字险绝,笔画四展,长枪大戟,竖划不直,横写不平,中心辐射、四方破局,朴拙凝重,不拘古帖。他独创的“山谷体”对后世影响深远。黄庭坚最早是学时人周越的,随着眼宽识高,黄庭坚很快便转学于“二王”甚至说是《兰亭》。他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其中不能没有其对羲之书法忽有深悟的感慨自道。
历史传承
《砥柱铭》的流传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它曾被多位历史名人收藏,包括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在清代晚期,此卷一直在广东地区递藏流传,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被台湾藏家购得。民间收藏《砥柱铭》书卷,附载的其它历史信息有:前隔水题鉴由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宰相文彦博,题写了“宣和御府传世珍品宝藏”并签名留印。文彦博与黄庭坚是同代人,可见黄庭坚在世时,该书卷即被皇家收藏,视为宣和御府传世珍品宝藏,文彦博是该书卷最早的见证与题字者。
市场价值
2010年6月3日,《砥柱铭》书法长卷经过近70轮的激烈竞争,叫价最终定格在3亿9千万元,加上12%佣金,成交价高达4.368亿元人民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就此改写。这个价格相当于每个字价值107万元人民币。这个金额用100元面值人民币叠加起来约12层楼高,横向铺设连接起来约68公里,能买下4000余台普通轿车,或现价8.7万台iPhone6。
真伪之争
虽然《砥柱铭》的拍卖价格创下了纪录,但也引发了真伪之争。有专家质疑其书法风格与黄庭坚的其他作品不符,书写中有多个错字,纸张墨色不对,题跋钤印作伪等。然而,多数专家认为这至少是一件北宋末或南宋初的至善摹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黄庭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字行书风格,被誉为是晋唐之后书法史上又一书学艺术宝藏,对后世书法产生很大影响,得到许多书法名家的推崇效仿,在宋、元、明、清后世书评,认为黄庭坚实是宋代书法的第一大家。
无论真伪之争如何,黄庭坚的《砥柱铭》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黄庭坚的书法才华,也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每个字都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