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质量下降,7大自律方法助你改善睡眠
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质量下降,7大自律方法助你改善睡眠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睡眠问题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虽然2023年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7.37小时,与2022年持平,但主观睡眠质量却在下降。特别是在31到45岁的职业黄金期群体中,由于工作压力和情绪影响,睡眠质量较差的问题尤为突出。
睡眠质量差的原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碎片化睡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正逐渐影响人们的健康。所谓睡眠碎片化,是指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中断和觉醒,这种情况可以简单理解为夜间频繁醒来。长期的睡眠碎片化不仅会让人白天感到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更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睡眠碎片化会导致机体缺乏连续、稳定的睡眠,从而引起多种健康问题。短时间的睡眠碎片化可能会引起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长期的、慢性的睡眠中断则可能会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障碍。
如何通过自律改善睡眠
建立规律作息
规律的作息是改善睡眠的基础。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变动。这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让睡眠和清醒的转换更加自然。
优化睡眠环境
一个安静、黑暗、凉爽的环境更有利于睡眠。可以考虑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机来改善睡眠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也非常重要。
控制饮食
避免在睡前4-6小时内摄入咖啡因、酒精和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物质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相反,可以在睡前适量饮用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有助于放松身心。
适当运动
定期运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的时间。下午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晚上入睡,但在睡前3-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
放松身心
睡前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阅读、听轻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更容易入睡。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 肌肉放松法:将身体肌肉分为四大区域(手掌、手腕、手臂;头、脸、喉、肩;胸、腹、背;大腿、臀、小腿、脚),通过一紧一松的方式,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 腹式呼吸法: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将双手置于肚脐前,由鼻子吸气再由嘴巴吐气。吸气时默念“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暂停一秒,仔细感觉放在腹部的手会上升约一寸。吐气时速度要慢,想象所有的紧张也跟着释出。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给自己心理暗示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睡眠”,这反而可能增加压力。重要的是形成可持续的良好习惯,获得足够的高质量睡眠。
实用工具推荐
- 睡眠监测APP:如“熊猫睡眠”等应用可以监测睡眠质量,帮助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 白噪音机:对于容易被外界声音干扰的人,白噪音机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 智能手环/手表:具有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设备,可以追踪睡眠数据,帮助调整睡眠习惯。
改善睡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自律,调整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方式,享受高质量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