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石家庄五院:艾灸结合西医有效缓解肝腹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0: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石家庄五院:艾灸结合西医有效缓解肝腹水

肝腹水是肝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严重表现,常见于肝硬化、肝衰竭等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肝腹水症状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将结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临床实践,探讨艾灸治疗肝腹水的原理、效果及患者反馈。

01

艾灸治疗肝腹水的原理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中,肝腹水属于“臌胀”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艾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1. 温阳散寒:艾灸的温热效应可以激发人体阳气,改善体内寒湿环境,促进水液代谢。

  2. 疏肝理气:艾灸能够调节肝脏功能,缓解肝气郁结,促进气血运行。

  3. 活血散结: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腹水吸收。

  4. 补肾健脾:艾灸特定穴位可以增强肾脏和脾胃的功能,改善水液代谢。

02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临床实践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感染一科(中医疑难肝病科)在艾灸治疗肝腹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

典型病例

李先生因肝硬化、腹水入院,主要症状为腹胀、食欲不振。主管医生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

  • 西医治疗:保肝、利尿、抗纤维化
  • 中医治疗: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特定穴位,配合中药调理

经过两个疗程的艾灸治疗,李先生的食欲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肝功能和免疫指标提升,腹水逐步消退。

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主要针对以下穴位:

  •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的作用。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 其他穴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还可能选择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
03

患者反馈与案例

艾灸治疗肝腹水的效果不仅体现在临床数据上,更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以下是一些真实案例:

  • 肝功能异常患者:一位因新冠后乱用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效果不佳后,通过艾灸调理(包括疏通肋骨缝隙、拍腋下等)不到一个月,指标明显下降。

  • 乳腺增生患者:多位患者反映,通过抓腋下大筋及疏通胸骨缝隙,长期的乳腺增生问题得到痊愈。

  • 乙肝患者:一位乙肝患者通过坚持做肝部和气术,不仅眼睑症状改善,而且在医院检查时发现乙肝已进入恢复期。

04

总结与展望

艾灸治疗肝腹水的临床实践和患者反馈表明,这种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价值。艾灸不仅能改善肝腹水症状,还能调节全身机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艾灸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且多与西医治疗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入,相信艾灸等传统疗法将在肝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受肝硬化腹水困扰,不妨考虑这种传统而又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