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本科生转专业攻略:两次申请机会,这些专业有门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3: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本科生转专业攻略:两次申请机会,这些专业有门槛

清华大学允许大一、大二年级的本科生申请转专业,包括新生入学后的二次招生机会以及春季学期的转专业申请。此外,本科毕业时还可以申请交叉推免研究生。

01

转专业流程

  1. 网上申请方法

    • 登录信息门户:学习-快捷导航,点击公告下方二级菜单“转专业申请”,进入后有四条链接
    • 各院系转专业接收计划:查看院系接收计划,并填写申请表(如无高考分数,请填0或不填)
    • 提交电子版材料,申请表以网申为准
    • 学生申请转专业记录:提交或暂存申请表,在申请截止时间前提交有效
    • 正确填写联系方式,配合院系后续考核安排
    • 录取情况查看:公示转专业名单后,学生可查看录取情况
    • 转专业成功者以转专业录取专业为最终专业
    • 转专业替代课(2024年转专业):5月23日13:00起申请课程认定,认定已有成绩记录的课程
    • 5月27日17:00前提交课程认定申请
    • 5月28日24:00前院系审核课程认定申请
    • 5月29日13:00前注册中心进行最终审核
  2. 转专业支持

    • 查看路径:info信息门户首页【教务公告】右侧“教学门户”-办事流程-学生相关-转专业
    • 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提供“一对一咨询”项目,帮助评估转专业决策、探讨准备及学业规划
    • 咨询电话:62792453
    • 预约指南:https://consult.learning.tsinghua.edu.cn/appointment
02

转专业条件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以下学生不得转专业:

  • 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不得转至普通类专业
  • 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到非外语类专业
  •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专业
  • 提前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定向及单独代码批次)及非强基计划双学位专业录取的学生转专业需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 特殊培养要求的按相关规定执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以及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合作办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不接收非八年制转专业学生

各院系接收转专业计划和具体接收条件详见《2024年院系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详细情况请直接与相关院系联系。

03

转专业限制

  • 大一转出学生人数不超出专业基准数的15%
  • 大二转出学生人数不超出本年级专业人数的10%
  • 转专业学生只能申请一个专业
  • 跨学科大类转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编入低一年级学习(俗称降转)
  • 转专业同学应慎重退课。根据《清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连续两个学期每学期取得学分少于6学分将予以退学处理
04

转专业成功率

以2023年为例:

  • 转系名单发布时间:5月16日上午9:29
  • 清华大学2023年转系于5月5日8:00开始报名,5月7日24:00截止,预计5月11日前完成面试,5月16日出转系名单
  • 计算机系转系情况:
  • 大一:21/21(报名人数/计划接收人数)
  • 大二:15/18(报名人数/计划接收人数)
  • GPA影响:部分大二转计算机的小朋友GPA在原院系排名后50%,但计算机系未报满,所以转成的应该是多数
  • 趋势:信息匮乏情况下,选择转软院的学生较多,部分学生因担忧计算机系报录比而选择软院,结果软院报满,计算机系未报满
05

特殊情况说明

  1. 强基计划

    • 实行时间:2020年
    • 影响:导致约1/4至1/3的本科生无法参与转专业
    • 录取人数变化:
    • 2021年春季,部分院系出现大一报不满、大二报超现象,录取人数大幅减少
    • 2022年春季,大一大二的书院学生比例增加,报满情况减少,录取人数再降
    • 2023年录取人数与2022年相比,转系人数稳定在180左右,而往前五年稳定在400出头
  2. 艺术体育类专业

    • 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不得转至普通类专业
    • 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到非外语类专业
06

注意事项

  1. 成绩要求:一般来说,3.7以上的GPA属于中高水平
  2. 课程要求:部分院系对转入学生的课程要求较高,可能会安排降级(如交叉信息院、医学实验班)
  3. 面试准备:面试结果客观,通过面试意味着认可。面试员包括院系领导、核心课程制定者、教务处老师等
  4. 信息透明度:建议学校公开往年报录情况,让学生有参考,避免盲投博弈和新的内卷模式
  5. 课程认定:课程认定旨在避免重复学习,许多课程可以相互替代。常见替代课程如:微积分A与微积分B、数学分析与微积分等
  6. 学籍手续:听从辅导员通知,交学籍卡等手续不繁琐
  7. 选课、小学期:转入后与新院系一起选课,小学期需要提前打好基础
  8. 补课程:毕业前均可补课,高年级可上低年级课程。提前规划,确保大三小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课程
  9. 科研、社工:各院系安排不同,视情况而定

转专业是每年春天的一项重要活动。大类招生背景下,大一的转专业称为分流,分为一次分流(大类内分流)和二次分流(不限范围,全校除个别院系特殊规定)。转专业的核心考量点是学生进入院系后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转专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成绩,还包括面试表现和其他综合因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