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里的冰霜仙子——冬凌草
山间里的冰霜仙子——冬凌草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冬凌草来源于唇形科香茶菜属碎米桠的地上部分,冬季自然温度在0℃以下时,它会在细细的茎秆上结出晶莹剔透的冰凌来,如蝉翼,如船帆,如蝴蝶。
碎米桠是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高度在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或亚灌木。茎直立,老枝皮常剥落,淡红色的幼枝密被绒毛;叶片为卵形或菱状卵形,基部下延成假翅状,叶边有粗圆锯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有稀疏极短腺毛,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
碎米桠的花萼为钟形,附着有灰色柔毛及腺点;先端5裂,下唇2裂片比上唇3裂片大;花冠白色或粉红色,有紫色斑点,冠筒基部上方浅囊状,上唇4圆裂,下唇舟形,雄蕊4个,花期7到10月。
草不可貌相,外表貌不惊人的碎米桠属阳性耐阴植物,在自然生长中异常 “皮实”,既抗寒又抗烤,能耐-20℃的低温,又能耐50℃的高温。碎米桠生长足迹遍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山西和大部分南方省区;常生于海拔100米到2800米的山坡、灌木丛、林地、砾石地及路边向阳处。碎米桠生命力极其顽强,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于4%,仍能“野蛮”生长,正是这种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仍能泰然处之的精神实在令人为之折服。
冬凌草最吸睛的点在于,冬季自然温度在0℃以下时,它会在细细的茎秆上结出晶莹剔透的冰凌,全株结满银白色冰片,风吹不落,随风摇曳,其所流露出的气质不禁让人想起纳兰性德的“晚来风动护花铃,人在半山亭”。
若要问冬凌草结冰凌究其原因,则是当温度降低,其细胞内的水分与体内的活性物质通过茎秆的气孔析出,遇到冷空气,结成冰花。冰花的晶核正是冬凌草的一些成分,如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等。冰花现象只会发生在具有活性的还很弱小的冬凌草植株上,它要在冰冻胁迫下生存,就必须避免细胞内结冰,要在细胞外结冰。
除了观赏价值,冬凌草还有它的药用价值。它的全株药用,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癥瘕痞块、蛇虫咬伤,在《中国藏药材大全》中有记载。
冬凌草这种柔弱而又坚韧、顽强的品格,不因冷风雪霜而屈服,展现了其积极的生存法则,令人不禁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