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发布格拉条团体标准,传统面食迎来发展新阶段
阜阳发布格拉条团体标准,传统面食迎来发展新阶段
阜阳格拉条,这道源自安徽阜阳的传统面食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正逐渐从地方特色走向全国视野。2025年1月,阜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发布了首个《格拉条捞面团体标准》,为这道传统美食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其成为下一个网红小吃奠定了基础。
独特的制作工艺与口感
格拉条捞面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适量添加饮用水、食用盐、碳酸钠等辅料,经和面、用格拉条成型机压面成型后直接熟制等工艺制成的圆条状熟湿面制品。在制作工艺上,取10公斤小麦粉、0.5公斤食用盐、50克碳酸钠放入合适的容器,加5公斤水,一起进行和面,反复揉捏5分钟,制成稍硬的面团;将和好的面团,放入格拉条专用机器内进行压制,起锅加清水大火烧开,把压制成圆条状的面条直接投入沸水中,用长筷子不停搅动,直到面条熟透后出锅(约3分钟),捞出过凉水;黄豆芽焯水后放置碗底,把煮熟的格拉条放到碗中豆芽上,选择浇上适量的大蒜汁、辣椒油、芝麻酱等酱料,根据个人口味,配以适量的食用盐、酿造酱油等格拉条调味汁,撒上适量的花生碎、荆芥。咸菜、豆角或芹菜等佐料,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格拉条不仅口感筋道、色泽金黄,更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根据个人口味,在格拉条捞面中选择拌入大蒜汁、辣椒油、芝麻酱等调味料,豆芽、芹菜、荆芥等配菜后,即为阜阳特色食品格拉条。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生产
2025年1月,阜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发布了首个《格拉条捞面团体标准》,明确了格拉条的制作工艺、食材要求等,为格拉条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格拉条的制作流程,确保了食品安全,更为其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阜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康继富表示,格拉条作为阜阳的名小吃之一,此次发布该《标准》,主要是想在食品安全方面把被动监管变为行业自律,让群众吃得放心,让格拉条走得更远。团体标准属于自主制定,是社会团体的自愿行为。团体标准由团体采用,同时社会(包括企业)可以自愿采用——企业采用后,对企业的产品就具有强制性。该标准的制定、发布与实施,将规范和提升阜阳格拉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细化工艺流程,为推动地方区域品牌的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开端。
消费者接受度与市场前景
格拉条在阜阳本地深受欢迎,许多网友对其评价较高。一位网友表示:“小时候经常吃,就搁北城小学那边,他家生意一直很好。现包现蒸,门口炉子上一屉屉的小笼包,热气腾腾的。包子挺暄软的又有韧劲,肉馅也不少,不过他家蒸饺是最好吃的!皮薄有弹性油润润的,他家辣椒油也很香,是不辣的那种,我可以空口吃好多。”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老妈去旅游带回来的,吃了一盒感觉还不错,问我妈咋没多买说就剩一小袋了,有没有阜阳老表帮忙代啊!”
这些评价反映了格拉条在本地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为未来推向更广阔市场提供了信心。
未来展望
要成为网红小吃,格拉条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首先,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如何通过有效的品牌营销和渠道拓展,让更多人了解并尝试这道美食,也是关键所在。
但机遇同样存在。随着阜阳市文旅发展和消费促进活动的不断推进,格拉条作为地方特色美食,有望获得更多展示和推广的机会。同时,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也为格拉条的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创造了条件。
阜阳格拉条,这道承载着阜阳人记忆与情感的传统美食,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标准化生产的推动下,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在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上,它能否成为下一个网红小吃?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