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发现:饮食习惯转变助鸟类躲过6500万年前大灭绝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0: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发现:饮食习惯转变助鸟类躲过6500万年前大灭绝

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引发了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在这场灾难中,恐龙几乎全部灭绝,但鸟类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非鸟类恐龙至古鸟类的牙齿演化特征,揭示了鸟类能够幸存至今的关键原因。

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灾难中,陨石撞击地球和火山爆发导致地球终年不见天日,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植食性恐龙因失去食物来源而饥饿而死,肉食性恐龙也随之灭绝。然而,鸟类却在这场食物链崩溃引发的灭绝事件中幸存了下来。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研究人员采用同步辐射的高解析穿透式X-光显微镜,对伤齿龙、近鸟龙、小盗龙等小型非鸟类恐龙以及包括今鸟类、反鸟类、会鸟、热河鸟在内的古鸟类牙齿的微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研究。

研究发现,尽管简单的釉质层在早期古鸟类中都有保留,但牙釉质与牙本质之间的多孔罩牙本质层皆已消失。这种多孔罩牙本质层被认为是肉食性恐龙牙齿中发育的,能够避免其在掠食过程中牙齿断裂的特殊避震保护结构。不仅古鸟类,本次研究的一种小盗龙标本的罩牙本质层也已经消失。

这一发现意味着,鸟类与部分亲缘关系相近的恐龙的牙齿不再需要特殊的力学保护结构,间接证实了它们的饮食习惯与肉食性恐龙产生了极大差异。通过食性转换,鸟类避开了与肉食性恐龙对食物生态位的竞争,适应能力极大提高,因此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相较于古鸟类普遍性植食或杂食化的演进趋势,虽然非鸟类恐龙的少数类群也发生了趋同演化,但仍难避免灭绝的厄运。

这项研究为理解鸟类如何躲过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研究其他物种的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原文来自科技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