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鲁宁教授谈术后康复:助力职业人群重返工作岗位
孙鲁宁教授谈术后康复:助力职业人群重返工作岗位
“术后康复训练不仅能减少并发症,还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状态。特别是在职业健康领域,科学的康复训练对提高工作效率和预防再次受伤至关重要。”这是江苏省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孙鲁宁教授对术后康复的深刻见解。
孙鲁宁教授: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医学专家
2017年,在方祝元教授的倡导下,江苏省中医院成立了运动医学中心。作为中心负责人,孙鲁宁教授始终坚持“中医是龙头、西医是拳头、中西医结合是巨头”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孙鲁宁教授看来,运动损伤的治疗要坚持“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的理念。他强调,手术治疗只占不到50%,而围术期的康复训练不容忽视。康复训练,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够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运动状态。
术后康复的典型案例
朱朱(化名)是一名柔术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难免会出现膝关节极度屈曲的动作,双侧膝关节疼痛于她而言已是老毛病了。但由于疼痛不频繁且不影响正常作息和运动,小朱一直没向教练和队医反映膝关节疼痛。但在近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她的膝关节疼痛与交锁症状(在某些特殊活动中,膝关节屈伸突然受限,像被卡住一样不能活动)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在江苏省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孙鲁宁教授为她安排了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手术的目的除了解除关节内的卡压及疼痛之外,还要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半月板组织,让患者能更长远地使用膝关节。术后第一天拆除膝关节弹力绷带后便可下地活动,当天晚上,基本能够自理生活。活动后的膝关节已基本无疼痛,局部卡压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下蹲起立也完全自如。休息1周后,小朱恢复正常生活,2周后便重返训练、重回赛场。
不同职业群体的术后康复需求
随着人们对康复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术后康复。不同职业群体对术后康复的需求存在差异。例如,职业运动员更注重运动功能的恢复,而普通上班族则更关注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孙鲁宁教授表示,运动医学中心会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这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咨询等多元化的服务,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术后康复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的康复工具和设备应运而生,如智能穿戴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等,它们能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数据支持,使康复管理更加精确和高效。
同时,康复医疗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据统计,2022年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1050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年轻化趋势以及民众康复观念的提升,未来康复医疗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孙鲁宁教授强调,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上班族,都应该重视术后康复。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患者不仅能尽早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能有效预防再次受伤,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