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暗访:羽绒服行业惊现“飞丝”替代,含绒量标注全靠“胆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1: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暗访:羽绒服行业惊现“飞丝”替代,含绒量标注全靠“胆子”

随着寒冬的到来,羽绒服的需求量激增,但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质量不合格的羽绒服。近日,央视曝光了羽绒服行业存在的一些乱象,包括使用劣质填充物、虚假标注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央视调查:黑心羽绒服产业链揭秘

央视的调查记者伪装成进货商,潜入了这条羽绒制品产业链。暗访结果让人瞠目结舌:有些羽绒服里根本没有羽绒,含绒量为0!

黑心商家拿来以次充好的最常见的“替代物”就是“飞丝”飞丝就是将回收来的羽毛球或者不明来源的羽毛、羽片打碎加工后,一种极易和真羽绒混淆的填充物。

飞丝没啥科技含量,就是为了挣黑心钱而生,既不保暖,也不健康。

暗访视频中可以看到,加工现场有多简陋,羽毛、粉尘乱飞,工人都带着防毒面具工作。这么简陋的车间咋看都和卫生两个字没有关系。从羽毛球上摘下来的羽毛还有残存的胶水,长期贴身穿,那肯定会对呼吸道产生影响。

这条羽绒服黑产业链最可恨的,是它把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彻底击穿了。商家所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假的。

❗ 吊牌、合格证是假的,想标多少绒就标多少绒。

记者暗访时,商家说如果你想打造高端的,就标90绒,你要走廉价款,也能标90绒。反正“做标签的人就在屋里”,想标多少取决于胆子有多大。

❗ 直播间展示的样品也是假的。

卖羽绒被的直播间里,割哪个格子都没问题,实际大货却是飞丝。“直播间的是好绒,然后发的是差的。你要听实话就是丝,跟绒没有关系。”

有的商家更是把小聪明玩的飞起,监管严的地区发羽绒,松的地区发次品飞丝,只要不暴雷,这套把戏就一直能玩下去。

某童装品牌就是靠这招卖掉了六万多件衣服。

❗ 有的买家会细心一些,可能会要求看商品的质量检测报告,但殊不知送检信息也是假的。

有的商家拿质量过关的衣服送检,跑货的却是次品;有的则是压根没有送检,连检测书都是伪造的。

面对“进货”的记者,商家坦言,“正儿八经都是骗人的。”

你能想到的检测方法商家都想到了,他们不去想怎么改进技术降低成本,而是联合起来研究怎么造假。

飞丝和羽绒,差价上百倍

这些商家“冒着被查的风险”也要卖次品,中间当然有巨大的利益。

今年的白鸭绒售价比去年涨了约40%,一公斤白鸭绒不低于500元。

记者暗访黑作坊时,老板展示的飞丝一公斤卖几十元到几块钱不等,并且表示不管你想要什么价位的,我都能给你找。可见成本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样的填充物的质量可想而知。

可便宜也是真便宜,它比真羽绒便宜了十几甚至上百倍。(当然,这条产业链往年也有,只是今年爆了出来)

由于部分商家过于“不讲武德”,传统的看评价和吊牌去判断好坏都失效了,只能靠消费者去提高认知和经验,去判断羽绒服是不是以次充好。

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具体区别——

羽绒:中间有绒核,向外发散出很多小绒毛,像个蒲公英。

绒朵↓

飞丝:羽毛或者绒朵上掉下或者打碎得来的丝。它们表面非常光滑,是不能纠缠到一起的。

虽然常规羽绒服里也有飞丝或者羽毛,但它们主要起支撑作用,可如果只有飞丝,保温性就大打折扣了。

飞丝↓

飞丝和绒朵的对比↓

此外,有的商家为了让填充物有迷惑性,会对飞丝进一步加工。

比如用胶水把绒丝、羽丝粘到一起,弄成一个看起来像是有绒核的大绒朵,这叫做胶水绒

虽然外观和绒朵相似,但这里边含有甲醛成分,是有毒的。

胶水绒↓

而为了让手感更有迷惑性,还有些商家会把棉、羽毛、羽丝、聚酯纤维等混合在一起做成“化纤棉”,卫生和保暖都是没有保障的。

化纤棉↓

不拆衣服,怎么判断真羽绒?

知道了填充物的特性后,就可以对填充物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

最靠谱的,当然是拆开看看填充物。但显然不太现实,因为羽绒服剪开之后很难靠手工去复原,只是为了辨别真伪那就有点得不偿失。

所以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不那么暴力的方法——

1、拿到手后,可以先凑近闻一闻。

鸭绒羽绒服凑近闻是会有一股淡淡的鸭腥味的,这是非常正常的。而鹅绒相对难说,气味就会淡很多。

2、用手摸一摸、捏一捏。

真羽绒的手感是摸起来柔软又有完整的小毛片,捏一捏回弹性会很好;而飞丝的绒丝是扁平状的,一般是没什么梗的,回弹性也较差。

但如果摸起来有短小粗硬的羽轴,那这种就存在严重的问题了,里面填塞的是过大过粗的长毛片。下图这种就是特别离谱的👇

3、对着强光照一照。

浅色的羽绒服可以用强光照射。如果填充物是绒朵,会有明显的黑点(绒核)。

飞丝因为拧不成团,光照过去就是白花花的一片,看不到黑点。

4、用针线穿孔探测。

可以把羽绒服的内里摊开,找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用针线的摩擦力带出一丢丢填充物。(不过这个方法可能会有后续钻绒的风险)

5、怀疑是胶水绒的话,就用热水泡一泡。

飞丝和绒朵还是很好分辨。可胶水绒就没那么好认了。如果你怀疑自己买到的是胶水绒,可以用上面介绍的方法,用针线穿孔带出一点绒子,再将绒子放到热水里搅拌。

胶水绒会解开,变成绒丝或羽丝,而绒朵不会。

6、水洗标和吊牌必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看水洗标、吊牌。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羽绒服装》标准在2022年有过一次重要的更新,从GB/T 14272-2011(老国标)更换成了GB/T 14272-2021(新国标)。

之前,绒丝、羽丝都可以计入含绒量,也就是说标90%含绒量,但绒子只有70%,剩下用羽丝找齐,也算90%含绒量。

新国标规定,衣服应标注绒子含量和充绒量。与旧国标相比,商家就没什么空子钻了。

合格的水洗标VS不合格的水洗标(没有写绒子含量、充绒量)↓

如果水洗标、商标不规范,就可以直接pass了,要不就是有商家造假的嫌疑,要不就是陈年积压的产品(还在用老国标)。

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羽绒服?

最后再来和大家分享几个羽绒服在购买前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指标一:看充绒材质

填充物保暖性:白鹅绒=黑鹅绒>白鸭绒=灰鸭绒

今年鸭绒,鹅绒原材料价格都上涨飞快,所以便宜的别信别买,鸭绒400以内,鹅绒800块以内的谨慎选购!除非厂家用的原材料是之前囤积的。

👉指标二:看绒子含量

新国标都会标注清楚绒子含量:95%>90%>85%>80%>70%>50%

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90%以上属于优秀、80%能保证抗寒、70%算基本达标、<50%就完全不达标了,可以不需要考虑。

👉指标三:看充绒量

水洗标上会标注不同尺码相应的充绒量:g👇

这里一定要说的是,没必要一味追求高充绒量,尤其是买给孩子的,他们平时活动量大,高克重的羽绒服会裹得跟粽子一样,反而会影响活动。

大家购买的时候,可以对照着下面的标准来看,达标即可。👇

短款羽绒服:充绒量 130g 以上

长款羽绒服:充绒量 230-300g

北方羽绒服:充绒量 200g 以上

户外羽绒服 :充绒量在 250g~450g

👉指标四:蓬松度&清洁度

一般这两个指标都会标注在衣服的吊牌或者商品详情页上,大家购买前可以留心看一下。

⭐ 蓬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蓬松度越高锁住的空气也越多,也就越能保暖:1000蓬>800蓬>700蓬>600蓬

500+适合南方地区

600-700适合北方话大部分地区

800-900适合户外极限运动

清洁度就关系到有没有味道,关乎到衣服的卫生和安全性

主流清洁度为600和700,低于450的清洁度不符合标准。收到如有严重腥臭味,那可以直接就退掉。

一句话做个总结:

想要不花冤枉钱,买到高性价比又货真价实的羽绒服,确实是要做蛮多功课的。所以千万不要盲目追求低价,尽量选择有质量保证和口碑的品牌,以及在定价上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可以规避掉大部分的“坑”。也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大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