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闰年遇上二十四节气:从“无春年”说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闰年遇上二十四节气:从“无春年”说起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42255
2.
http://sx.people.com.cn/n2/2024/1221/c189134-41083160.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130A00Z5Y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J6GMMU05566FIB.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5A04BB200
6.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4-08/28/nw.D110000zhdsb_20240828_1-10.htm
7.
http://www.news.cn/tech/20240126/45c017d61a004d1bb8d11964772b641c/c.html
8.
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01/29/030711357.s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202/eedc55b349594c36928beb9cf683705d/c.html
10.
https://m.guoxueck.com/zdilitw/2023/244.html
11.
https://docs.pingcode.com/baike/1993029
12.
https://www.shiquan.gov.cn/Content-2692755.html

2024年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将出现一个有趣的“无春年”现象——全年没有立春日。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无春年”只是农历历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平均2至3年就会出现一次。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闰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说起。

01

闰年为何而设?

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实际时间约为365.2422天,而我们通常说的一年是365天。这个微小的差异如果不加以修正,日历就会逐渐与季节脱节。比如,几十年后,春季可能会出现在日历上的夏季位置。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人们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在公历中,闰年的规则相对简单: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但整百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让平均每年的长度更接近地球实际的公转周期。

农历则复杂得多。它既要考虑月亮的运行周期(阴历),又要保持与太阳年(阳历)的同步。因此,农历通过设置闰月来调整这种差异。具体来说,农历年有闰年和平年之分,闰年共13个月约384天,平年共12个月约354天。这种“阴阳合历”的设计,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02

闰年如何影响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制定的,反映了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节奏。在公历中,节气的日期基本固定,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会因为闰月的设置而发生变化。

以立春为例,它在公历中一般在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立春可能出现在正月、腊月,甚至可能一年出现两次或完全缺失,就像2024年的“无春年”现象。这种差异正是农历通过置闰来调整的结果。

03

二十四节气从何而来?

二十四节气最早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表明,陶寺先民已经利用观象台来观测日出方位,初步掌握了节气规律。在陶寺遗址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

观象台由13根高达5米的夯土柱围成半圆形,形成12道观测缝。通过观测太阳从不同缝隙中升起的位置,古人能够确定冬至、春分、夏至等重要节气。这种观测方法与《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相吻合。

除了观象台,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圭表——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圭表通过测量太阳影长来确定节气,与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的方法相辅相成,共同确保了天文历法的准确度。

04

节气文化的现实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现代化,但节气文化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指导着农业生产,还渗透到我们的饮食、养生等各个方面。比如,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南方则有“冬至进补”的传统。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的时间知识体系,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天人合一的孝道文化。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节气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节气文化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