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民自己杀自己养的猪,为什么可能违法?这几个要点务必要注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1: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民自己杀自己养的猪,为什么可能违法?这几个要点务必要注意!

又到了杀年猪的时节,但如今如果将私自宰杀的猪肉拿去售卖,这种行为可能已经违法。近年来,国家对私自屠宰行为一直保持严厉打击态势,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政策背后的缘由。

12月14日,农业部门发布了一个新通知,由于《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下个月就要正式实施了,所以农业部门要求各地做好下面这些工作。
首先得依照新规范做好各项安排,把各项实施细节落实到位,推动规范深入执行下去。其次要依据新的规范措施,对各地屠宰场开展检查与管理工作,重视安全生产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最后得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得让各个地方的屠宰场尽快知晓新规范的内容,依照新规范,把不合规的地方进行升级改造。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新的管理措施即将出台,各地屠宰厂得按规定执行并改进。

这个规范早在9月就全文公布了,2024年1月1日也就是下个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对于大众吃肉这件事来说,把生猪和屠宰的质量再管理得好一些,这对所有人都是有益处的。而且新规范也提到了,得接着打击“私屠滥宰”的行为,还明确指出私自屠宰是违法违规的。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项内容对乡镇地区影响比较大。为啥呢?因为在城市里,个人屠宰生猪这种情况差不多没了(不过有以赚钱为目的的私屠窝点),现在个人杀猪的,基本上都在乡镇地区呢。

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个村组里把猪杀了之后,除了留够自家吃的肉,剩下的肉就又全都拿到集市上去卖了。而国家想要治理的,恰恰就是这种私自杀猪之后的售卖行为。
当然了,有些人杀猪就只是为了自己吃。但是杀完猪之后有没有卖肉,地方监管部门在认定这件事的时候,往往有很大的变数,存在不少灰色地带。
这样一来,对于私自屠宰该怎么规范管理,大众和执法部门的看法就不一样了。举个例子,有个农民杀了一头猪,把一部分肉又卖又送,都给了周围的邻居,没拿到集市上去卖。
那么这个农民的行为,是私屠违规呢,还是自宰自食不违法呢?就目前而言,之前下发的一些规定措施,并没有列出更多细则。而且,各地打击治理的都是长期私自屠宰的窝点。

从这个方面来讲,农民自己杀猪可能不会被影响,被影响的是那些没有编制的屠夫,还有平常不受监管的私人屠宰点。
不过得注意,这种理解是从公众角度来的。具体到监管落实的时候会怎么弄,还得看后面的情况。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吧,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陈清泉说的那样:法律条文的解释权在他那儿呢。
况且,在别的一些领域的监管方面,各个地区的监管执法部门,也确实有过“越界”的状况。

就因为这个,生猪私自屠宰不合规之后,公众反应挺激烈的。好多人都这么想:自己杀的猪都吃了好多年了,咋现在杀猪就违法了呢?
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正是人们不了解相关规范,也不清楚采取这项措施是为了啥。
简单来说,规范化屠宰就是为了吃肉能安全。

私自屠宰的猪肉不能确保质量

公众自己杀猪吃肉是一码事,不过实际上也有很多小作坊屠宰卖肉这种情况。这些小作坊偷偷干,不在国家监管范围内,有些商贩为了赚钱,啥事都干得出来。以前,各地都查处过不少这样的案子。

就拿2021年8月来说吧,有做买卖的专门收病死的猪,再把这些猪卖到山东临沭的一个私自屠宰的地方。这起案子被查出来以后,先后有20个人被抓了。
除了病猪、死猪被私下售卖之外,还有个问题,就是非法添加瘦肉精,还有超范围使用各种兽药。这些有毛病的猪,私自屠宰变成猪肉以后,整个过程都不会接受检验检疫,要是流到餐桌上,安全隐患可就大了。
并且持续打击后发现,如今一些私下屠宰赚钱的行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019年的时候,公安部门介绍过类似的案子。具体情况是,有些生猪养殖户,看到病猪和死猪以后,既不按规定上报,也不把死猪无害化处理,反倒通过私下途径往外售卖。
在运输和屠宰这两个后续环节里,也有不把法规当回事儿的现象。整个流程都是私下里违规操作的,不走正规合法的程序,这么一来,那些病死的猪肉就可能通过好些渠道进到市场里去了。
还有一个环节是私自屠宰,那些没人管的屠宰窝点,从杀猪宰羊到把肉卖出去,全过程都不在国家的监管范围之内。
最后运输环节也有问题。有些生猪没通过检验检疫,养殖户为了少受损失,就会冒险把有病的猪卖到外地去。

这些生猪在流通环节是咋获得合法“身份”的呢?有的检验检疫证明是假造的,还有的是事先给兽医好处,违规开出来的。
所以,从前面说的这些情况就能知道,私自屠宰这事背后牵涉到好多环节呢。那些有问题的生猪和猪肉,才是各个部门要打击的关键。
私自屠宰是问题猪流入市场的关键环节,所以一直在打击。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猪肉需求增多,违规宰杀和销售的情况就更多了。
这么一对比,个人宰杀和上面提到的那些行为,差别可大了。按照2021年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个人自己宰了吃是不在监管范围里的。

但得注意,规定里也说了,个人宰杀不能是“定点屠宰”。要是屠宰的地方被认作是长期屠宰点的话,那还是可能违规的。
非洲猪瘟是监管力度加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疫病产生的影响

我国在2018年8月首次发现非洲猪瘟。这种病毒在猪群里传染性特别强,致病性和病死率都很高。有数据表明,这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致死率能达到百分之百。
疫病来势很猛,整个养殖业都受到了一定冲击。养殖户呢,前期得额外花财力、人力和物力去预防,这样一来,养猪的成本就大幅上升了。
另一方面,大家因为害怕疫病,猪肉的销量肯定会受影响。需求少了,猪肉价格就会被影响,肉价一波动,屠宰、运输这些环节也会进一步被影响,最后还会反馈到养殖户那儿。
2021年,猪瘟带来冲击,不少规模小的养殖户倒闭了,这就直接让整个供应链断了。
另外,有些养殖户想挽回损失就冒险行事。他们不把病猪、死猪做无害化处理,而是通过私下的途径把这些猪贩卖出去。在这种大环境下,对私自屠宰的监管力度和以往相比就大大增强了。

整体看这个流程的话,养殖环节重点得放在防控上,要是有猪生病或者死了就得赶紧处理,消毒得全面,不能留死角,养殖人员的流动也得管起来。
运输这一环节就是消毒和检疫。现在,国家对生猪运输有专门的检疫规程。
最后到了屠宰的时候,也有相关的规程。特别是对于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规程里都有详细规定。
从上面这三个环节来讲,为了防范猪瘟,各个方面的支出都增多了,这多出来的花费,肯定会让一些人难以承受。

这样一来,要是把利益看得比防疫还重,从养殖一直到运输,再到屠宰,那些不走正规流程的违法违规行为就冒出来了。
以前还没出现非洲猪瘟的时候,也有各种各样有毛病的生猪,可不像疫病似的,一下子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让一批生猪死掉。所以,相关的违规行为也不会那么集中。
现在,疫病要是把整批生猪都感染了,要是不做无害化处理的话,那些病死的猪肯定会通过私下的途径,经过好多违规的环节,最后流到市场里去。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能不采取更严格的监管举措吗?也许有人会想,非洲猪瘟又不传人,在规定上干嘛这么刻板呢。

非典在当年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出现在动物身上的。新冠疫情现在还在流行呢,它的病毒源头可能也是动物。
所有病毒在传播的时候都会发生变异。要是针对非洲猪瘟,人类还是一直不管不顾,病死的猪肉也完全没人监管就流到市场被人吃了,谁能知道在这种随便流通的过程里,病毒会演变成啥样呢。
所以呢,疫病出现了,这就是加强监管的一个开始。并且,除了非洲猪瘟,其他有问题的猪肉,也得一起采取措施。

猪的溯源系统

猪肉身上盖的印戳大家都见过,这印戳既是一种证明,也是生猪流通环节里的溯源系统。
溯源呢,就是给猪弄个身份。从它出生、长大,再到被运到屠宰场,在这整个过程里,按照不同环节身份的标记,过后都能查出来都有谁经手过这头猪。
有了这些详尽的信息,要是出了问题,就能按照不同环节的经手人,找出问题根源所在。这个系统,就是一头猪从生到死的合法监管者。

私自屠宰然后拿去赚钱,这就是在躲开这个系统的监督和管理。要是有问题的猪肉让吃的人真出了事,因为这肉不在监控范围内,肯定就没法追溯源头了。

结语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私自屠宰都有特别大的隐患和漏洞。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可能有人会讲,我能确保猪的品质,为啥要去管杀猪这件事呢。
但是呢,一个人能确保自己的行为不出问题,却没法保证别人的行为。换个说法就是,只要存在漏洞,肯定就会有人起坏心思去赚钱。

打击私自屠宰,就是要尽力堵住这个漏洞。市场上少流入一头问题猪,公众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这样的举措可不能光嘴上说说,得去落实、推动才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各地才年复一年地进行监管,国家层面也才出台了各项管理规范。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