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控新动向:政策助力全民健康
糖尿病防控新动向:政策助力全民健康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突破8亿大关,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四倍之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强糖尿病防控。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未来几年的糖尿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糖尿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1990-2022年间患病率从7%飙升至14%。更令人担忧的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糖尿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些国家的糖尿病治疗率却普遍偏低。据统计,2022年有近4.5亿3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未得到治疗,其中90%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同样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从2013年的10.9%上升至2018-2019年的12.4%。虽然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36.7%、32.9%和50.1%。
中国糖尿病防治新方案出台
为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健康威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该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30年,建立上下联动、医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体系,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及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了九大具体工作措施:
加强危险因素控制:开展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糖尿病健康促进。
强化糖尿病防治体系:推动糖尿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糖尿病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推动分级诊疗。
实施糖尿病筛查和健康干预:加大糖尿病筛查和干预管理力度,优化糖尿病筛查管理模式,加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和干预管理。
提升糖尿病诊疗能力: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完善诊疗质控体系,优化诊疗模式。
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加强“三高共管”;提升基层健康管理能力;推广健康管理新技术。
加强中西医结合: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能力,强化糖尿病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
开展糖尿病综合监测:加强糖尿病防治综合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加强有关疾病负担评估。
实施综合保障:采取综合医疗保障措施,提高糖尿病药物供应保障水平。
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加强糖尿病防治研究和协同网络建设,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加强糖尿病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全球视角下的糖尿病防控
面对糖尿病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WHO提出了系统的防控策略。谭德塞博士强调,各国必须紧急采取行动,制定提倡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政策,并确保卫生系统能够提供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服务。
为应对糖尿病的沉重负担,WHO启动了新的全球糖尿病监测框架,为各国提供全面的指导,以衡量和评估糖尿病预防、医护、结局和影响。同时,WHO还制定了到2030年应实现的全球糖尿病覆盖目标,其中包括确保80%的糖尿病患者妥善控制血糖。
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
中国在糖尿病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幼营喜动校园计划”等措施,积极推动青少年和儿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同时,地区康健中心和康健站通过“健康人生计划”框架,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
然而,要实现糖尿病的有效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等。
未来,糖尿病防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群体。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医保政策引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糖尿病药物的可及性。
推进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糖尿病筛查和管理模式,提高诊疗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参与全球糖尿病防控行动,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糖尿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实施,中国糖尿病防控工作有望迈上新台阶,为全球糖尿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