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1000公里滨海风景道,串联6城176景区
福建打造1000公里滨海风景道,串联6城176景区
国道G228福建段全长超过1000公里,串联起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个滨海城市,辐射50个美丽乡村、176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500多个岛屿。这条“东南海韵、魅力闽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串起诗和远方的风景线。
国道G228霞浦段沿线滨海风光(霞浦县公路中心供图)
国道G228沿线的石狮红塔湾海岸公园
厦门环东浪漫线(厦门公路中心供图)
两年前,福建省启动国道G228建设,提出“十四五”期间构建鱼骨形道路体系,打造以“东南海韵、魅力闽道”为特色的滨海风景道。这条“流动风景线”把珍贵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兼具交通、旅游、疏港等多重功能。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霞浦县三沙镇,有着“光影小镇”之称。新建成的三沙镇水产品集散中心疏港公路横跨整个镇区,作为国道G228滨海风景道的重要路段,它串联了沿线小皓海滩、光影栈道、东壁村、花竹村等知名景区。
“今年三沙的游客量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截至6月已经达到约200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就有近30万人次来到这里。”三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兰廷锦分享道。游客量增长也带来了投资者的信心,今年以来,全镇精品民宿数量从10家增长到33家,民宿产业从业者月均收入超5000元。
国道G228泉州台商投资区段,起于后渚大桥东桥头,连接惠安山霞,全长17.98公里。从天空俯瞰,玉沙湾公园形似波浪,岸线曲折蜿蜒,造型飘逸如彩带。作为国道G228配套景观工程,公园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卫生间、便利店等设施,还有书礼Coffee、鲸落艺术餐吧Bar等网红打卡点,特色民宿点缀其间。
莆田北岸段文甲码头,漫步蓝色海湾,遥望秀丽湄洲岛。文甲村村民翁金城经常会来这边跑步锻炼。小伙子告诉记者:“从小在这里长大,亲眼看到家门口的这条路从坎坷崎岖变得平整宽阔,越修越好,这让我对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大学毕业的他毅然返乡,准备从事文旅相关工作。
更好的生活在前方
在国道G228惠安前见公路驿站,村民张文才正在便利店里整理货架。这个6000平方米的驿站里,文化景观石、树池坐凳、砖铺游步道、便利店、公共厕所等设施齐全,数米之外就是松软的沙滩,还有一望无际的大海。
“采用路地共建的模式,驿站由前见村负责派人进行日常运营和管理。不仅可以为过往游客休息、观光提供优质服务,而且盘活了前见村‘革命老区村’的红色资源,村里设置了党建雕塑、宣传牌,宣扬红色精神。”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惠安分中心副主任柯文路说道。
厦漳大桥下就是海门岛,以前这里只能靠轮渡进出,补给都成问题。今年是大桥开通第11个年头,不仅居民的进出问题得到了解决,岛上的经济早已今非昔比。“有了大桥,海门岛获得了新生,很多厦门和漳州人都来这里打卡,变化真的很大。”省高速集团漳州分公司厦漳大桥片区党支部书记王勤华说。
打造绿色“生态路”
目前,福建省国道G228滨海风景道已通车962公里,其中宁德市164公里、福州市167公里、莆田市128公里、泉州市195公里、厦门市75公里(全线通车)、漳州市233公里(全线通车)。该风景道计划在“十四五”末全线贯通,将打造重点路段440公里、服务区6处、观景台106处。
如何实现功能与颜值“双丰收”?国道G228滨海风景道建设中所秉承的保护原生态的理念,回答了这个问题。福州长乐外文武围垦堤,国道G228公路临湖面海,穿过东湖之滨,头顶飞机如银燕起降,两旁是一层层的林带,乔灌木和地被植物高低错落,花木争奇斗艳。
“当初这里是一片滩涂,是当地渔民下海劳作的地方。现在附近的十七孔景区、东湖湿地公园和滨海体育中心串联起来,连接到下沙滨海度假区,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观光长廊。”福州市长乐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吴建超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道路保留了原先的自然生态,沿着原来的自然生态线修建,同时做了植被优化。吴建超说:“我们还精心打造了多个网红旅游打卡点,配备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增设了海滩驿站、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高峰期单日车流量超过1万辆次,成了家庭亲子游的首选。”
道路要越过海边的养殖鱼塘,如何解好生态这道题?在建的国道G228福清新厝双屿至大沃段,建设者给出了答案——使用桩板式结构桥梁工艺,在全省尚属首次。新型桩板式桥梁工艺与普通桥梁工艺相比,工程造价低。下部结构采用一体式预制桩柱,上部采用工厂化预制梁板,装配化程度高,基本可以实现无土化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福鼎太姥山路段采用了左右分离式的路基,为的是避让古树名木;宁德沙埕段山势比较陡峭,抛弃了挖填方案,优化为桥梁方案,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国道G228滨海风景道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公路建设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实现融合协调,绿的底色越来越浓。
与海并肩,沿着这条壮丽的滨海公路,我们满眼皆绿。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