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贝:从村庄到全国最大黄金珠宝产业中心的40年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9: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贝:从村庄到全国最大黄金珠宝产业中心的40年

水贝,这个位于深圳罗湖区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发展水平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之一。在水贝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集聚了上万家黄金珠宝企业,占中国黄金珠宝市场份额的75%以上。如今的水贝,不仅是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闪亮名片,更是中国黄金珠宝市场的晴雨表。


水贝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右)

3月21日,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走进水贝,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深圳诗普琳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郭晖,中国青年珠宝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金涛与WPIC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张文斌一起,以直播论坛的形式,纵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命题下,如何传承“水贝传奇”的深圳精神,如何应对繁荣背后的危机与挑战,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与创新让水贝走到世界珠宝舞台的中央。

600多年前,水贝是中国华南一个普通村庄;20多年前,水贝是深圳市罗湖区的一个传统工业区;如今,水贝是享誉全球的珠宝产业集聚基地,被誉为“中国宝都”。

3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珠宝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召开。这是对“水贝传奇”的回应——水贝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金银珠宝行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发展水平最高、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之一。在水贝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集聚了上万家黄金珠宝企业,占中国黄金珠宝市场份额的75%以上。

水贝的传奇已经铸就,但水贝人,仍在思考,如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何以水贝:深圳精神成就“中国宝都”

20年前,金涛还是一名初中生,如今已是中国青年珠宝企业家协会秘书长,他坐在水贝一路金展珠宝广场10楼WPIC深圳联络处的直播间,感慨万分。他说,记得当年这里原址是一个汽修厂,只有两三层楼在做黄金珠宝生意,如今却形成了万企千亿的产业集群,“20多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20多年前,水贝只是罗湖区的一个工业区,以纸箱厂、印刷厂、汽车维修厂、制衣厂等为主,一栋栋老厂房成片扎堆,其间也分布一些黄金珠宝的小作坊。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贝工业区的黄金珠宝企业仅有10家左右,而现在,深圳黄金珠宝首饰注册法人企业超150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深圳的黄金饰品产量占中国市场的65%,铂金、K金镶嵌饰品产量占中国市场的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如今的水贝,不仅是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闪亮名片,更是中国黄金珠宝市场的晴雨表。

“水贝既没有黄金矿产资源,当年也没有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的大师。那么,水贝是如何成为全国的珠宝产业中心的?”

见证了水贝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王振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右)

王振说,水贝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以及深圳作为全国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的“天时”。1990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向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颁发了1号授权书,同意28家深圳企业继续开展金银来料加工业务,1998年,同意在深圳独家试点开展“黄金寄售”业务,推动了深圳珠宝产业的发展。2003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取消黄金收购许可,当年10月,深圳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在罗湖区水贝建设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当年就吸引相关联的上下游300多家黄金珠宝企业进驻水贝。2004年5月,中国首家黄金珠宝专业采购平台——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正式开业,同年8月,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在水贝挂牌成立,9月,伦敦金银协会年会在上海举行,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提出了中国黄金市场未来要完成的三个转变,发展各种类型的个人黄金投资业务。水贝又一次走在了前面,水贝珠宝产业也从这一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其次,得益于深圳毗邻港澳的地理环境,这是地利。” 王振说,中国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球黄金珠宝的产业中心,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香港的黄金珠宝产业,特别是加工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水贝成为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彼时,广东的黄金珠宝加工企业分散在深圳、广州番禺等地,多为周大福这样的港资和台资企业做代工,迅速形成了承接中国香港、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巨大洼地效应。郭晖的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北方城市迁到了深圳。

2022年12月23日,深圳珠宝玉石保税服务(贸易)平台正式挂牌升级为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这是深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政府及海关批准成立的珠宝玉石全品类保税服务(贸易)平台。平台没有落户在保税区,而是落户在了水贝。“平台可以作为中国珠宝企业和世界交流的窗口,希望吸引国际品牌进入国内,也希望引导国内品牌走向世界。”业内人士评价。平台的升级,代表水贝正在从黄金珠宝产业的传统加工制造基地和集聚基地,向现代化高端产业基地转型。


产业的集聚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拼搏者

产业的集聚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拼搏者。在金涛眼里,父辈们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从小本生意做起,通过努力拼搏,逐渐做大做强。郭晖回忆,当时需要排队到加工厂下订单,15天的产期,12天就能交货,“我感觉水贝人就是这么拼出来的!” 王振说,“这就是‘人和’。”拼搏的深圳人成为“水贝传奇”的基底,也成为深圳精神的一部分,在这种拼搏精神的吸引下,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到深圳来、到水贝来,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生态氛围。“所以说,正是有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才有了今天的水贝,是拼搏向上的深圳精神成就了‘中国宝都’。”

思考水贝:面对新时代命题的“宝二代”

水贝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大牌夹击,电商微商兴起,产业要转型,模式要升级,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水贝的明天要向何处去?这个新时代的命题交到了“中国宝都”的“宝二代”的手上。


中国青年珠宝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金涛

金涛就是一个从父辈手中接过家族企业的“宝二代”,他在正式“接班”之前,被父亲安排去工厂做过产品,磨过戒指,也在柜台做过销售,挂过标签。“父辈们对下一代的培养是有方法论的,让我们知道第一线的艰辛,作决策时才会更有依据。”与很多反感“二代”称呼的年轻人不同,金涛觉得这代表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警示,“父辈们白手起家创业数十年,他们交到我们手里是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些老朋友的关系,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去承接并且弘扬它。”金涛说,我不单单是接了一个家族企业,还经常与行业里的年轻企业家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市场行情以及财务、法务、税务、营销、管理等专业知识,也交流接班企业后的困扰,“我们是多维度地做好‘宝二代’的角色,在当下的环境中保持学习力,去迎接市场的新挑战。”

新挑战来自于中国黄金珠宝市场正在趋于年轻化,曾经的主力“中国大妈”已经退于二线。一份有关中国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洞察报告显示,5年内青年人购置黄金的比例已从16%增长至59%,成为影响市场走向、搅动市场风云的“实力派”。年轻人的大举进场,让市场上的黄金品类从大金镯子、大金戒指,向金豆子、金瓜子和创意产品转向。与此同时,消费理念的变化在推进工艺的进步,3D打印,5D硬金,钉砂工艺,CNC切割,不断升级的现代生产加工技术正在与“古法”手艺充分融合,美感和创意在推动产业的进步。


“宝二代”正是可以与年轻消费者同频共振的水贝人

在金涛看来,在父辈们创业时期,正是市场需大于供的时期,只要有货就能卖,产品甚至不需要包装工艺。而当下市场却是供大于需,黄金珠宝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生产要做精,产品要创新,营销要品牌,“对于当下‘95后’的喜好,‘00后’的审美,我们会基于观察和了解,通过创新产品,小步快跑去测试市场。”金涛说,我们这是“创业式守业”,是带着创业的决心承接产业,带着创新的理念去发展产业。

郭晖认为,水贝的未来在“宝二代”身上。“他们普遍具有高学历,好多都是在中国的名校毕业,或者从国外读书归来,有着开阔的、全球化的专业技术和市场视野,还有很好的潮流和时尚感觉,善于运营互联网等新技术,传承了父辈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年轻一代独有的自信进行独立的创新。” 郭晖说,这一代人能够把这个行业推到更新的一个高度。

“宝二代”们不但传承了父辈们拼搏的创业精神,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也驰马试剑。随着中华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潮”已成为时尚,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为中华传统文化买单。在水贝,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IP,在款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中国有着几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黄金珠宝是文化创意产业,承载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追求。”金涛说,自己报班专门学习唐宋明清等传统文化,要求设计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有沉淀。因为融入文化元素的产品有着更高的附加值、更高的创意,这不仅是工艺上的、更是文化上的转型升级,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王振则从“宝一代”到“宝二代”的传承中,看到了水贝的“新旧转换”。过去,水贝厂商大多为港台珠宝商代工厂,截至目前,水贝珠宝品牌达到2400多个;2023年,批零一体化黄金首饰零售“水贝模式”得到全国复制,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模式;过去,水贝的销售以线下批零为主,如今黄金珠宝+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直播经济、数字营销风生水起。2023年11月16日,“永恒魅力!”意大利时尚首饰全球巡展在位于水贝的深圳珠宝博物馆开幕。意大利在国际时尚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此番来深圳交流,正是被“水贝珠宝”这个IP所吸引。“在这种新旧转换中,我们看到了水贝美好的未来。”王振说。

未来水贝:文化与创新蝶变“世界珠宝中心”

水贝每一年都在变。2024年,罗湖区在十大行动中提出:建设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完成水贝时尚设计总部经济集聚区品质提升工程,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开发黄金珠宝、家文化、啤酒文化等都市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水贝发展的节奏也越来越快。2024年1月25日,由罗湖区打造的深圳首条黄金珠宝低空运输航线成功首飞。一条崭新的黄金珠宝空中运输航道徐徐铺展,单程12.6公里的航线距离,飞行12分钟即可抵达,为珠宝鉴定、展示销售的物流运输开辟了新的通道。

水贝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很多地方纷纷建起黄金产业园,希望复制水贝的辉煌。对于这一现象,王振提醒道,“水贝是整个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生态模式,是很难拷贝的。” 郭晖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水贝所具有的综合的资源配套能力,是其他城市很难做到的。


深圳诗普琳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郭晖

郭晖以珠宝设计人才为例:目前深圳创意设计服务法人单位超过3.3万家,设计上市企业30多家,设计师人数超过22万人。从2012年至今,深圳企业和设计师累计获得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两大全球顶尖设计奖项总数,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在2023深圳设计周上,深圳发布《全球“设计之都”城市深圳倡议》,旨在促进“设计之都”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共识。

“水贝不仅是创新的平台,还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郭晖说,国内很多黄金珠宝企业在水贝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机构,企业老板们也经常往水贝跑,有些老板甚至长驻深圳。因为这里不仅有产品和市场信息,还有科技信息、潮流信息,世界最新的工艺和创新在这里都能找到。正如金涛所说,“如果想要最新的东西,就一定会来水贝。”

2022年,深圳发布“20+8”产业政策,其中包括打造现代时尚产业集群,推动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升级。郭晖说,时尚化、品牌化非常重要,因为黄金珠宝产业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变得越来越好,消费者的文化素养也越来越好,对黄金珠宝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时尚化、品牌化才能让产品有更高的附加值。

对于当前黄金珠宝饰品按克卖的做法,郭晖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黄金条币等投资品可以按克卖,但文化创意产品不能按克卖,“这等于不承认我们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也不承认文化附加值。”

在水贝一路金展珠宝广场的3层和4层,有一个深圳珠宝博物馆,2019年10月16日正式开馆,是国内第一家以珠宝为专题的公共博物馆。“这是水贝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王振说,水贝要向更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引领和文化引领,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深圳珠宝博物馆要建成一馆一库三个中心,一馆就是现当代的黄金珠宝首饰博物馆,一库就是全球的黄金珠宝产业数据库,三个中心就是,要建全球黄金珠宝新品发布中心,让人们看到来自全世界的黄金珠宝新品;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精品展示中心,展示湾区黄金珠宝蓬勃发展的现状;要打造一个高级黄金珠宝定制体验中心,满足消费者的高端需求。

深圳珠宝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浓缩版的水贝,从中能看到水贝的昨天、今天,更能看到水贝的明天。直播嘉宾们都认为,“宝博”打造的 “三个中心”,正是水贝未来的发展目标。郭晖说,很多人对水贝有个很大的误读,认为水贝就是一个黄金珠宝的加工基地,其实水贝已经变成了中国黄金珠宝的设计中心和创意中心,水贝的下一个二十年,要打造成全球黄金珠宝的设计中心、文化中心和品牌中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水贝要站在世界珠宝舞台的中央。”

金涛则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过去就是站在世界产品生产制造文化的顶端。他记得,父亲曾在2008年把一批中华传统文化的产品如黄金面具等,带到巴塞尔珠宝展,引起很大轰动,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的这些产品“很有艺术感”。“一个丝绸的锦鲤图案,延伸成为一件首饰,就可以成为时尚潮流产品,”金涛说,如果未来有一天,深圳的珠宝展能够汇聚全球的顶级艺术品,那一定是因为水贝,因为水贝的创新和中华文化。

谈到今年全国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王振强调,黄金珠宝行业有两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是设计,一个是工艺,“在设计这个领域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文化性,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文化自信,把我们的中国元素注入到产品设计中来。”王振说,工艺领域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带动整个产业的迭代和升级,深圳珠宝行业应用了很多科技创新,比如数字CNC机床、3D打印、3D电镀缸等,“我们现在跟一些AI机构合作,让设计师与AI合作,既能提高设计效率,也会让设计更加完美。”

“除了工具的创新、设计的创新、工艺的创新,还要有软件的创新,”金涛畅想,AI的珠宝设计软件和设计工具,希望有一天是源自水贝的研发,成为黄金珠宝装备中心,那一天的水贝一定会很繁荣,也会很长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