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加坡简化汉字:文化统一促进经贸合作
马来西亚新加坡简化汉字:文化统一促进经贸合作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最近宣布放弃繁体字,转而采用简体字,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两个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汉字简化的进程。本文将探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简化汉字的历史背景、中国内地简化汉字的原因,以及这种文化上的统一如何促进了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友谊。
从天南海北各讲方言,到繁体字难以得到顺利传承,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华人在面对文化困境上,做出了与内地相同的选择,那就是对繁体字进行全方面的汉字简化。
所以说,两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展开汉字简化活动的呢?我国内地简化汉字的意义又有哪些?汉字简化活动为三国带来了哪些益处?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简化汉字上很默契
虽然没有隶属于中国,但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却与我国的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就体现在了官方字体的使用上。
就以新加坡而言,新加坡作为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在这一时间甚至一度被称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而这一切其实都离不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于新加坡临近马六甲海峡,所以便成为了国际远航贸易的中转站。也正因如此,当地吸引到了许多的外来人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国人便赶往此地发展自身。
因而,截至2021年,虽然新加坡仍然属于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但是华裔仍然占到了其国内人口的七成以上,可见当地的华侨同胞发展的是多么的繁盛。
只不过,由于这些华人早在1980年以前就已经大量赶往新加坡,所以无论是在语言的交流上,还是文字的使用上,都是以方言、繁体字为主。
这也导致了虽然当地的华人很多,但是在相互联系上也不是那么的轻松的。
后续,为了保证整个华人群体的利益,也为了抵抗外人的文化侵蚀,如何让自家的文化与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便成了所有华人急需解决的一件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们的口音不一致,便使得大家将目标转向了文字。可是当时大家在推广华语时,发现繁体字的结构实在复杂,并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因此才又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简化汉字的活动。
据了解,早在1969年,新加坡官方便出版了第一批的简化汉字。其中对200多个主流汉字进行了简便化书写,甚至其中包含着近八十个汉字都是由新加坡自创的。
然而,华人在新加坡的顺利发展,却并没有同样出现在马来西亚。据了解,这里的华人人口只占全体人口的20%左右。
由于当地超六成以上的人口属于马来西亚人,所以官方便强制要求所有来到该国家的居民都必须学习马来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享受被教育的权利。
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当地超70所的华文学校当中,有55所都被迫进行了改制,而为了不让华语以及汉字随着马来西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当地的华人也是默契的走向了简化汉字的道路。
据了解,1972年时,马来西亚的华人便成立了简化汉字委员会,并同期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汉字简化活动了。
时至今日,一切的抗争也终于迎来了硕果,1996年时,马来西亚就重新将华文学校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并在2022年时允许通过马来西亚语言考核的华文学生进入公办大学。
国内简化汉字并非是突发奇想
不难发现,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选择简化汉字的目的十分相似,那就是为了让华夏文化得到更好的、更便利的传承。实际上,我国内地之所以发展简化字,同样是为了让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普及。
数据显示,1955年时,我国相关部门便通过了简化汉字的预案,后续不到一年,便通过了较为具体的《汉字简化方案》,简化的文字达到了2238个,期间甚至还废除了上千个异体字。
时至今日,其实一直有人说简体字并不属于汉字体系,这是现代人对汉字的亵渎。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那大家最好还是使用甲骨文好了。
要知道,由于我国的文明一直没有中断过,所以大家一直保持着书同文的习惯,并且这种文字也从甲骨文一步步演化到了金文、大篆、小篆。
而文字之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风格,就是因为曾经的这些字体要不就是晦涩难懂,或者就是书写复杂简化,人们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初学者学习,才最终一步步将文字更改为了繁体字。
所以从改变文字结构的逻辑上,简化字是符合古人的想法的,并且同样符合千百年来更改文字的一致目的:更好的让汉字、华夏文化传承下去。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时,我国的文盲数量甚至占到了全国人口的八成左右,而随着汉字简化使得文化知识的普及难度降低,在此后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文盲率便从80%降到了52%。
而简化汉字除了让能让知识更好的传播,其实还有着另外一个实用目的,那就是让出版书籍降低难度。
当时在出版实体书方面,由于繁体字无法与当时的印刷技术互相配合,所以很难让书籍得到广泛流通。为了出版新书,单位就不得不让排字员寻找汉字模型进行铅字排版,效率十分的底下。
可汉字得到简化之后,便使得文字的出版印刷不再具有难度了,随着文字排版活动与手抄书的行为越来越少,知识的普及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说,国外的华人简化汉字,是为了巩固他们在其他外国人面前的利益,使之形成一个群体,那么我们内地简化汉字主要是为了保证华夏文化的主脉不断绝。
只不过虽然人们的想法、目的各有差别,但大家最终还是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保护华人文化、传承华人文化的这条路。
书同文使得天下华人一家亲
我国内地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默契的汉字简化活动,使大家如今的交流更加的便捷以及密切,而以此形成的大国友谊也并非是空中楼阁,只有虚言,而是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实际上,截至2024年,我们与马来西亚的友谊就已经持续近50周年了,而双方形成全面战略伙伴也已有十年之久。
在此期间,我们的一带一路发展也是逐步通向了马来西亚的东海岸。2013年时,我国在当地设下了马中关丹产业园。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一下,大家已经在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合作拿下了12个项目。
此番项目协议投资的数额甚至已然高达460亿元,如果项目得到完美落成,则能够创造600亿元的总产值,甚至除了产值之外,这也为当地创造的高达2万个的工作岗位。
据统计,2022年时,我国与马来西亚官方形成的双边贸易总额便已经增长到了2036亿美元。咱们是马方毫无疑问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个事实截至当年就已经持续近14年了。
好事成双,实际上,我国与新加坡的合作,对比马来西亚也是不分高下。
据了解,早在2013年时,我国就已经成为新加坡当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了,而这一头衔一拿就连续拿了11年。
而后到2023年时,两方的双边贸易额甚至都已经达到了1083亿美元,甚至新加坡作为累计最大外资来源国,在当年年底时,在我国投资的总额达到了1412.3亿美元。
可以说,我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国的友谊之深厚是难以用语言说的尽的,这种深切程度通过经济合作来见证都显得十分浅显。
而我们能够如此,也是因为我国从来没有对身处外地的华人同胞产生过任何的别离之心,在这种书同文、讲同语的文化带动下,华人一家亲又怎么会落不到实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