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召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展示多项科研成果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1: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召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展示多项科研成果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于近日在四川成都盛大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熊猫保护专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地方政府代表以及关爱大熊猫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熊猫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此次大会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学术性、开放性、国际性特点的对话交流平台,凝聚全球力量,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01

科研创新:为大熊猫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领军机构,在大会上展示了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基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的关于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建立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Cs,这一突破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更为物种保护、疾病模型构建及再生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机构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通过攻克“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存活难”三大难题,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到728只,实现了种群的自我维持和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野化训练和放归项目,已有10只圈养大熊猫成功回归野外,为存在灭绝风险的小种群注入新的生机。

在健康管理方面,中国科研人员建立了科学优化配对繁殖、疫病防治等技术体系,确保了大熊猫的健康状况。通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大熊猫的疾病治疗能力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02

国际合作:大熊猫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使者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更是全球生态保护的使者。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合作交流,在饲养繁育、疾病防治、野外放归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也增进了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

大熊猫赴境外开展合作,受到所在国公众的普遍欢迎。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回忆,在美国圣迭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英国爱丁堡等地,外国民众为了看大熊猫往往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这种独特的“熊猫外交”模式,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

03

未来展望: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大会期间,主办方发布了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权威机构撰写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库报告,并启动了全球熊猫伙伴公益活动“熊猫抱抱计划——守护星星的孩子”。同时,大会还发布了川陕甘大熊猫旅游线路,推出了熊猫家园文创伙伴计划,旨在激发更多力量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传播事业中。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克思婷·斯海特在解读《2024地球生命力报告》时表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中国通过大熊猫保护事业,不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立了典范,也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大熊猫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持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熊猫这一物种将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为人类带来欢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