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一场精神的洗礼与升华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一场精神的洗礼与升华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抵达四川宝兴县大跷碛地区,准备翻越横亘在前的夹金山。这座海拔4114米的雪山,横亘在宝兴县和懋功县之间,是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第一座大雪山。
夹金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幻无常,被当地人称为“神山”。当地歌谣称:“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对于大多数来自南方、从未经历过高寒缺氧环境的红军战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红军将士们身上穿着单薄的军衣,脚上穿着破烂的草鞋,每人还背着十几斤重的武器弹药和口粮。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展现了惊人的意志力和团结精神。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一过中午,天气骤变,先是大雾,随后是毛毛细雨,转眼又变成了霏霏白雪,随风狂舞,把我们红军战士一个个都变成雪人。”
杨成武将军也回忆道:“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划着。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红军将士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歌声、笑声、加油声回荡在山谷中,给同志们以力量和信心。
在翻越过程中,许多感人的故事流传下来。小红军谭发贵回忆,班长主动帮他背枪,战友们抢着背他的挎包和米袋。过山顶时需要包脚布防滑,谭发贵什么也没有,班长便将自己的破被单给了他,还笑着说:“我是大人,火气旺,脚板硬,不包也行!”
粮食短缺时,大家互相谦让,干部让战士,战士让红小鬼,红小鬼让病号。毛泽东同志也和普通战士一样,手拄木棍、身着旧衣,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快到山顶时,他还用雨布为身边的红小鬼挡风遮雪。
当地群众也被红军的精神所感动,主动为红军引路,捐粮捐衣,出人出力。在军民一心的努力下,6月中旬,这支绵延的队伍手拉着手,相互搀扶,终于征服了这座“神山”。
翻越夹金山不仅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军事行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红军将士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经受了饥寒考验,铸就了红军“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夹金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成为中华民族敢于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生动写照。
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壮举,不仅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