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诗歌品牌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共话诗歌翻译与出版新趋势
“大雅”诗歌品牌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共话诗歌翻译与出版新趋势
近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携手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以“翻译、出版与当代中国新诗”为主题的研讨会,庆祝“大雅”诗歌品牌成立十周年。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众多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包括姜涛、杨铁军、雷武铃等,共同探讨诗歌翻译与出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现代诗出版市场的重要力量,“大雅”品牌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精品小众路线,致力于高质量的诗歌翻译与出版。据统计,该品牌已出版了多部重要诗集,包括杨铁军翻译的希尼《电灯光》、洛威尔《生活研究 致联邦死者》等,为推动当代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诗歌翻译的方法论展开了深入讨论。杨铁军以自己在翻译《奥麦罗斯》等作品中的经验为例,提出了关于直译与意译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在直译与意译之间找到平衡点,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调整翻译策略。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
雷武铃则从诗歌教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全面了解诗人及其作品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翻译和研究诗人的访谈录、自传等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这种“祛魅”的过程,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外国诗歌,也有助于理解中国新诗。
闵雪飞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享了诗歌阅读与理解的重要性。她指出,在当前短视频和网络课程盛行的背景下,诗歌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训练方式。通过讲解诗歌的声音、情感等要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大雅”品牌在诗歌出版领域的成就,也为现代诗出版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诗歌出版需要不断创新,既要保持诗歌的纯正性,又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让诗歌走进更多读者的生活。
展望未来,随着“大雅”等诗歌品牌的持续发展,以及更多优秀诗人的涌现,当代中国新诗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此次研讨会的成果,将为推动中国诗歌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