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贵阳建中国最大苗绣博物馆,两代人半个世纪收藏400余件珍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6: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贵阳建中国最大苗绣博物馆,两代人半个世纪收藏400余件珍品

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苗绣、苗装为主题的精品博物馆,也是目前规模最大、专业度和影响力最大的苗绣主题博物馆。创始人曾氏父女两代人历经半个世纪的收藏、研究和整理,资助并创立了该博物馆至今,以此献给苗绣的文化主人,也献给研究苗绣、喜爱苗绣的人。

博物馆位于中国贵阳白云区金园路3号,占地面积2400余平方米,2007年开始接待游客和观众,成为中外嘉宾喜欢的景点,是贵州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博物馆为观众嘉宾提供经典的苗绣展品、专业的苗绣文化知识、研究方法和对象,也提供苗绣田野调查的通道,还有苗绣小课堂、苗绣游学、苗绣讲座以及苗绣雅集,聚合来自世界各地对苗绣感兴趣的人们。这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创界的设计师。

在信息发达并高度异化的时代,保护传统文化正本清源、探索传统苗绣的真核价值,让我们获得源头的智慧与力量。

01

“无字天书”里的传承

在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的2400平方米的展厅内,展有传统苗绣、苗装、银饰等400余件展品,来自清代至民国时期,不乏市面上少见的孤品。展览以《无字天书》为名,分为“惊现·远古的印记”、“震撼·璀璨的技艺”、“遗憾·消失中的文化”、“使命·传承与保护”四个版块,讲述“针线”之外,苗族对宇宙和世界的探索,同时也强有力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起源。

苗族,历史上未能形成可通读的文字,以针线为笔,布匹作纸,将创世神话的壮丽、迁徙历程以及细腻的情感,一针一线地镌刻于服饰之上。因此,苗绣不仅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它更是一部生动记录文明滥觞的“无字史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传递着遥远的历史信息。著名作家阿城在《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中称苗绣为“罕见的上古文明活化石”。

在策展过程中,馆长曾丽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作为普通观众,他们最希望在苗绣中看到什么?”基于这样的思考,曾丽在展陈设计中,层层剥茧,展现苗绣的真核价值。

展览呈现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蓝靛色的便装,未经刺绣、蜡染或任何装饰,是苗家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随后,观众才会步入一个色彩斑斓、技艺繁复、内涵丰富的盛装世界。

苗家人的衣装分盛装、客装和便装。便装,是苗家人在日常劳作、保暖遮羞时的穿着;客装,又称“二等盛装”,是他们走亲访友或在普通节日里所穿着的;而盛装,则是苗家人在最盛大的节日里才会郑重亮相的珍贵穿戴。在展厅中,盛装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它们不仅是精美绝伦的服饰艺术品,更是苗家人虔诚信仰的象征。苗家人深信,穿上盛装便能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与祝福,这种信仰与习俗,让盛装成为了苗家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2

苗绣中符号化宇宙与生命哲学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人类的起源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苗绣中找到答案。

苗族人民将生命的滥觞归结于缥缈的云雾,他们运用织、绣、染的精湛技艺,将混沌初开、阴阳分化、万物繁衍不息的哲学思想,以图案的形式展现得璀璨夺目。在这些图案中,“阴阳鱼纹”尤为突出,其形态酷似太极图,深刻诠释了“阴阳”的哲学意蕴。

“黔东南一带的老苗绣,通常都绣有蝴蝶图案,这是一种常见的鉴别方式。”馆长曾丽说。

苗族人民对蝴蝶怀有敬畏之心,视其为万物之祖,尊称为“蝴蝶妈妈”。在黔东南苗区的创世古歌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天地一片祥和,蝴蝶与水泡展开了一场缠绵悱恻的恋情,最终蝴蝶妈妈产下了12枚蛋,其中11枚孕育了世间的万物,而最后一枚蛋,在蝴蝶妈妈不懈的努力和神鸟“姬宇鸟”的帮助下,历经六年时光,终于孵化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因此,在古老的苗绣中,蝴蝶的形象屡见不鲜,且各具特色,绣法各异。

除了“蝴蝶纹”之外,苗绣中还有代表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龙纹,寄托求子愿望的鱼纹,祭祀祖先的牛纹等。此外,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代表母系崇拜的“乳钉纹”、象征太阳的“芒纹”、表达敬畏自然的“云雷纹”、寓意吉祥光明的“万字纹”,以及源自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纹”、商周时期的“饕餮纹”……这些图案犹如历史的密码,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文物相互呼应,共同绘制出一幅幅苗族文化与中华文明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

曾丽通过对符形纹样的深入剖析、解读和展示,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超越针线工艺的局限,去理解和诠释苗绣的深刻内涵。

在曾丽看来,苗绣具有鲜明的文化遗产属性,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相比,传统苗绣更注重对万物关系、宇宙法则、生命认知的符号意象表达,而非三维时空及具象透视的展现。它不具备记事和写实的功能,而是属于哲学层面的、符号化的抽象表达,展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宇宙观和生命观。

03

精湛工艺造就针尖上的传奇

在观展中,观众总是一边被苗绣传承千年的精湛技艺所震撼,一边被其承载的厚重文化所感动。苗绣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包括平绣、挑花、打籽绣、锁绣、辫绣、盘绣等多种技法,每一种技法都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智慧与心血。这些技法不仅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馆内展出的每一件苗绣作品,都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心血。无论是色彩斑斓的盛装,还是精致细腻的配饰,都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这些展品不仅让观众领略到苗绣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感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04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

博物馆的创立者曾宪阳被誉为“中国苗绣收藏第一人”,他与女儿曾丽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坚持,成就了这座博物馆的诞生。曾丽作为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继承父亲遗志,致力于苗绣文化的传播与保护。她不仅在博物馆内展示苗绣精品,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苗绣小课堂、游学、讲座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苗绣文化。

博物馆自2007年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成为贵州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它不仅展示了苗族服饰的独特魅力,更展现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参观这座博物馆,观众不仅能领略苗族服饰的独特魅力,更能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