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揭秘:万根锁链如何做到乱中有序?
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特效揭秘:万根锁链如何做到乱中有序?
备受瞩目的春节档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将上映,导演饺子带领团队在动画制作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影片不仅攻克了前作未敢挑战的海水制作难题,还在特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锁链戏”和“海底妖族围攻”场景,展现了团队在技术与故事完美融合方面的不懈追求。观众们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持续攀升,相信它将带来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震撼体验。
苏州特效团队助力哪吒再“闹”春节档
距离正式上映还有20多天,《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积蓄了足够多观众的期待。灯塔专业版App显示,在角逐今年春节档的多部新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暂列“一周内地想看榜”榜首,累计想看数已达25.77万人。
“从剧情上来讲,《哪吒之魔童闹海》比第一部还要燃。” 苏州红鲸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项目执行制片人于志新告诉记者。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剧情设置在前作的天劫之后,哪吒、敖丙两位主人公的灵魂虽得以保全,但肉身即将湮灭,太乙真人欲以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然而,此过程却面临重重困难。二人的命运走向,将在这部续作中揭晓。
扎根苏州相城的红鲸影视此前参与了首部《哪吒》400多个特效镜头的制作,这次又当仁不让地接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要制作任务。
据于志新透露,红鲸团队很早就与《哪吒之魔童闹海》项目有了接触,“从剧本阶段开始,红鲸几乎参与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全流程制作,包括角色、场景的排布,动画、解算、特效以及灯光渲染合成的制作。整部片子,我们参与制作了大概四分之一。”
“锁链戏”:特效制作的“不可能”任务
“锁链戏”是整部影片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之一。每一只海底妖兽身上都系着锁链,上万根锁链在打斗中交错缠绕,既要保证不出现穿帮镜头,又要根据不同景别调整表现形式。远景中,锁链需要如发丝般轻盈飘动;近景中,则需与角色动作完美融合。
“我们制作的其中两个场次,涉及到大量的山景,包括山间蒸腾的云、飞翔的鸟群等。这些山景的制作对美术的要求很高,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对云的特效方案和渲染做测试和调整,相信到时候会给观众带来更沉浸的观影体验。”于志新说。
东方美学的创新演绎
在角色设计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充分展现了东方美学特色。章鱼将军和鲨鱼将军的形象,在保留生物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纹样与绘画技法。两位将军身上的铠甲,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仍能从中感受到他们昔日辉煌以及历经沧桑后的坚韧不拔。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几乎每一幕都有较高难度的特效镜头贯穿始终,从开篇到结尾始终保持高度紧张刺激的氛围。特别是第七场戏作为高潮部分,更是奠定了后续情节发展的基调。为了达到最佳观影效果,制作团队始终站在观众角度思考问题,致力于将好故事、好视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努力创造出让所有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作品。
期待与展望
《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于2025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这部由饺子及团队耗时五年打造的动画巨制,在剧情、特效、制作上实现了全面升级。不仅有观众熟悉的哪吒形象,还将有不少新角色登场。影片讲述龙族被申公豹从海底放出后计划血洗陈塘关,重塑肉身的哪吒再次迎来殊死一战,“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
和所有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的红鲸团队成员一样,于志新也十分期待电影能再次掀起“哪吒”IP的热潮,“希望它不仅能在中国电影市场收获好的票房,还能在全球动漫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能够带动票房经济,也能让中国文化题材的故事走向世界,让国外友人也拍案叫好。”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上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工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动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美学。这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的上映,更是一次对中国动画未来的美好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