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央视春晚的建筑美学盛宴
《栋梁》:央视春晚的建筑美学盛宴
2025年央视春晚推出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个相关主题节目,《栋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创作背景: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文化回应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致敬。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央视春晚推出《栋梁》,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节目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介绍道:“我们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为灵感,旨在展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的视觉设计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这不仅是对梁思成先生的致敬,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
节目创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栋梁》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性的表现形式。节目采用了“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通过打造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再现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
XR(扩展现实)技术能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衔接,数字孪生技术则可以精确还原古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而VP(虚拟制片)技术则让这一切在舞台上得以完美呈现。这种技术组合在国内大型晚会中尚属首次,展现了中国在超高清视频制作领域的最新成果。
文化内涵:中国建筑美学的现代诠释
《栋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仅在于其炫酷的技术,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节目通过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这三个元素,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精妙的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祈年殿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造型和精妙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而北京中轴线则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美学理念,它不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创新意义: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栋梁》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焕发出新的生机。
正如崔冬晖教授所说:“《栋梁》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春晚聚焦于‘中国建筑’的又一次创新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栋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技术支持,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现代诠释。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也为未来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栋梁》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