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魏玮教授团队揭秘情绪性胃疼:脑肠互动异常是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8: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魏玮教授团队揭秘情绪性胃疼:脑肠互动异常是关键

近期,来自北京科技界的一则获奖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魏玮教授团队完成的“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情绪性胃疼的根源,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脑肠互动异常:情绪性胃疼的根源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出现胃肠道功能异常的症状,如胃胀、嗳气、食欲不振等,但常规检查却难以发现器质性病变。据统计,全球超过40%的人患有此类疾病,而其中约24%的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魏玮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首次揭示了“脑肠互动异常”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关键病理机制。在一项针对32只SD大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情绪刺激会导致大脑特定区域的异常活动,进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这种脑肠之间的异常互动,正是情绪性胃疼的根源所在。

创新治疗法则:脑肠同调

基于“脑肠互动异常”的发现,魏玮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脑肠同调”治疗法则。这一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调节大脑和肠道之间的互动,实现对功能性胃肠病的全面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魏玮教授团队选用传统中药方剂“四逆散”化裁而成的999气滞胃痛颗粒/片作为研究药物。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1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接受了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显示,相比安慰剂组,气滞胃痛颗粒/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达到77.7%,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

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表明,气滞胃痛颗粒/片不仅能改善胃肠动力紊乱,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调节FD大鼠胃高敏感及精神状态,改善情绪相关脑区(如杏仁核、下丘脑)的功能活动,效果优于针对单一靶点的治疗方案。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魏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为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其次,研究证实了中成药在治疗FD方面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最后,该研究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深入发展,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随着我国居民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魏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无疑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揭示了情绪性胃疼的科学原理,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功能性胃肠病将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