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寒节气:传统习俗里的温暖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节气:传统习俗里的温暖记忆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120/01990c8bf4da4d0bb36e4bdddaeab87a/c.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9357267_120360322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18/content_30052684.html
4.
https://news.sohu.com/a/849330805_12200651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LMMA6K05561JSU.html
6.
https://kepu.gmw.cn/2024-01/20/content_37099792.htm
7.
https://www.sohu.com/a/849262596_122006510
8.
https://www.ts.cn/xwzx/shxw/202401/t20240120_18686280.shtml
9.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01/1075891.html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大寒不仅带来了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白雪,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寒,感受这份独特的岁末时光。

01

传统习俗:温暖的岁末记忆

食补:南北不同的温暖味道

在大寒时节,食补是最直接的御寒方式。北方地区有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仅寓意“年高”,还带着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而南方家庭则偏爱熬煮鲜美的鸡汤,一碗热腾腾的鸡汤下肚,周身暖意融融,一身的寒气都被驱赶殆尽。

尾牙祭:商家的年终聚餐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尾牙祭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聚餐,后人把聚餐称“打牙祭”。

踩岁:讨个好彩头

大寒有“踩岁”的习俗,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一则听响,另一方面讨个“岁岁平安”的好彩头。

祭灶:祈求家庭平安

在中国北方,大寒是祭灶的好时机,感谢灶神的庇佑,祝福家庭的平安和幸福。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糊窗、扫尘:准备迎接新年

随着新年脚步临近,家家户户开始糊窗、扫尘,一派忙碌景象。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清洁,更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腊祭:古老的祭祀传统

腊祭是大寒节气的重要习俗,古代人们会举行合祀众神的祭祀活动。现今,这一习俗演变为拜候家中长辈,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

02

文化内涵:诗词里的大寒

大寒不仅是气候的刻画,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宋代诗人邵雍在《大寒吟》中写道:“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而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中则以“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开篇,描绘了诗人出行的艰辛与心境的复杂。

03

现代传承:大寒与我们的生活

尽管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大大改善,但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仍在延续。在北方,人们依然会在大寒时节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消寒糕;在南方,家庭主妇们还是会精心熬制一锅滋补的鸡汤。这些习俗不仅温暖了身体,更传承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新的孝道文化。

大寒,这个标志着冬天结束、春天即将到来的节气,以其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期待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