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兰亭序》没失传,就藏在北京故宫,郭沫若:这才是正版!
真正的《兰亭序》没失传,就藏在北京故宫,郭沫若:这才是正版!
《兰亭序》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其真迹的去向一直是个谜。本文将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探寻《兰亭序》的真实面貌,并揭示一个令人意外的真相:现存于北京故宫的智永《草书兰亭》可能是真正的《兰亭序》。
书法史上最有名也最神秘的作品就是《兰亭序》了,王羲之酒后如同仙人附体,挥毫写下此作,等他清醒后连自己都被惊艳到了,直言无法再写出这么高水平的作品。此后《兰亭序》就在帝王将相手中流转,到了南陈末年,它又回到了王家人手里,归智永禅师所有。
智永可以说是第一位真正把“兰亭笔法”学透彻的大师,史籍记载他闭关苦练此帖二十余年,写坏的笔头积攒了十几筐,最终“寤寐家法”,他将这些笔头埋葬,这就是“退笔冢”的来历。
智永临终前将此作留给了弟子辩才,嘱托他妥善保管。但《兰亭序》最终还是被萧翼巧取,并献给了唐太宗。长期以来,书界普遍相信:《兰亭序》的最终命运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昭陵,作为陪葬品永绝于世了。如果我们想一睹其风采,就看最接近原作的“神龙本”吧。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早在宋朝就有人质疑其真伪,这么有名的作品,《淳化阁帖》竟然没有收录,南宋姜夔也说:“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唯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清代李文田更是断言:“唐以后所见之《兰亭》,非梁以前《兰亭》也。可疑一也”
这就是说,唐太宗得到的《兰亭序》很有可能已经被“掉包”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兰亭真伪大讨论”,郭沫若从最新出土的王谢墓志为依据,提出在王羲之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楷书,也不会有这么妍美的行书。
《兰亭序》内容经过历代修改,与最初原文有所出入,而它的字体可能压根不是行书,真正的《兰亭序》极有可能是一件草书,郭沫若认为现藏于北京故宫的智永《草书兰亭》,才是正版。
这是因为此作更符合当时行草的范式,同时出自临摹原作几十年的智永之手。《草书兰亭序》纵33厘米、横171厘米,空中取势,藏锋入纸,起笔、收笔、转折处一搨直下,非常符合王羲之的用笔风格。行笔中锋为主,笔画遒劲饱满,字字独立,用笔以圆为主。
结字紧凑而内擫,点画呼应自然,还有几分隶意,布白疏密得宜,骨肉匀称,通篇连贯有序、顾盼生姿,一派魏晋中正平和之气,比“神龙本”更为朴实高古。将此帖临摹透彻,魏晋行书技巧也就学到精髓了。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