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这一主题的提出,旨在强调体重管理在高血压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新研究显示,体质指数(BMI)与卒中风险之间存在J型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就会增加1.10倍。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体重控制对于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体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健康指标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重与患高血压的风险成正比例关系,而高血压又是导致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相较于体重较轻的人来说,肥胖人士更容易被脑卒中找上门。
肥胖引发高血压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 肥胖患者摄入过多脂肪和热量,同时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脂肪组织分泌促炎因子,导致慢性轻度炎症状态,进而引发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风险。
- 超重或肥胖症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如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下降、颈动脉中层厚度增加、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等,这些都会增加脑卒中风险。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肥胖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理想体重和血压
合理膳食:坚持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盐不超量。同时,建议用低钠盐替代部分普通食盐,因为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显著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适量运动: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建议以户外及有氧运动为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提倡结合多种形式的抗阻(力量)训练并辅以柔韧性训练。
控制体重: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体重指数应为18.5-23.9kg/m²(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²),并应合理控制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其他健康行为: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科学监测与管理血压
血压达标标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科学监测血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3次。
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
结语
健康体重是实现理想血压的基础,而理想血压则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辅以科学的血压监测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实现“健康体重,理想血压”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