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梨花古村到云端石寨:云和十座国保村落巡礼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7: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梨花古村到云端石寨:云和十座国保村落巡礼

浙江丽水的云和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不仅有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的云和梯田,更有十座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这些村落依山傍水,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云和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1. 元和街道包山村

包山村位于云和县城东部,海拔700多米,以“梨花古村落”闻名。村中保存着大量旧式土木结构房屋,整体布局合理,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村四周有五座名为“蕾背”的山峰,宛如五片花瓣,而包山村则居于中心,独占风水宝地。

包山村每年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是赏花的好去处。村中还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包山花鼓戏,这种艺术形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 元和街道梅湾村

梅湾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沿溪村落。据《毛氏宗谱》记载,明朝时梅姓迁此建村,后逐渐以毛、邱两姓为主。村中保存着多处古建筑,如翻修整齐的毛氏宗祠、严氏宗祠等。

梅湾村的红色文化尤为深厚,村口矗立着“云和县最早建立的中共农村党支部纪念碑”,村中还修建了“红军古道”、“挺进师会议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毛氏宗祠现已被翻修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梅湾革命纪念馆”,严氏宗祠则成为“梅湾村文化礼堂”。

3. 石塘镇桑岭村

桑岭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白墙青瓦古村落,据《江氏宗谱》记载,因地处峡谷之底而得名“桑岭根”。村中建筑融合了徽派、浙派、闽派、豫派的建筑艺术精华,最大一幢“济阳旧家”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装饰华丽。

4. 崇头镇坑根村

坑根村有着“云端石寨”的美誉,是云和梯田4A景区的核心景点。村内保存着古老的块石、卵石路面,住宅为清至民国时期建筑,基本保持原建筑格局。寨内建有泉水井、古渠、古道、古宅、古戏台、老茶坊等古建筑。

5. 崇头镇沙铺村

沙铺村位于崇头镇中南部,坐落在海拔900余米的高山狭谷地带,一条溪水穿村而过。村中保存着300多年历史的项氏宗祠和龙母仙宫庙,梁枋、牛腿、雀替等木构件雕刻栩栩如生。

6. 石塘镇竹子坪村

竹子坪村位于云和石塘镇,村落左右两翼山峦环抱,四周古木参天,风水格局明显。村落始建于康熙年间,福建汀州府武平县抚民令王均德第十六世裔孙王如上在此开基造房。虽然迁徙到此已有三百多年,村民们始终记得自己是汀州人,他们仍然讲汀州话,守汀州风俗,传承有宗祠祭祖,汀州吹打,打醮炼火等非物质文化。

7. 安溪乡黄处村

黄处村位于云和县安溪畲族乡西北部,群山怀抱,山峦叠嶂,绿树成荫,是一处静美的“风情畲寨”。黄处村历史悠久,是浙江省畲族移民的发祥地之一。据《黄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十七年黄姓祖先在佛儿岩北坡开基建村,同时期一批雷姓畲民从福建迁徙到黄处安家,从此黄处雷姓支族开始繁衍生息。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另一支畲族移民钟姓畲民也随后由福建宁德迁徙此地安居立业。

8. 崇头镇叶山头村

叶山头村位于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村中心叶氏宗祠值得寻访。据记载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叶氏祖先肇宗。建筑坐北朝南,占地248平方米,一进建筑,二层两坡硬山顶,阴阳合铺瓦片。一进五开间,通面阔15.8米,通进深八檩14.1米;明间面阔3.45米,前后八檩用五柱,抬梁式;次间、梢间均为八檩用五柱,穿斗式。祠四周夯土墙,中间辟大门,门内有一进4.7米的天井。

9. 崇头镇坑下村

坑下村位于云和县崇头镇,坐落于海拔一千多米的洞宫山麓间,沿一条山涧自高而低,在落差三百米内依山而建,民居阶梯式层层铺开,多为青石土瓦房,散建于缓坡间。村中民居多以青石垒墙,红瓦泥墙,村道多为青石步道,古朴独具特色,村内环境清幽,民风淳朴,犹如世外桃源。这里保存着众多老屋,多以围屋方式,有中堂、天井,古韵浓浓。

10. 崇头镇黄家畲村

黄家畲村属云和县崇头镇,平均海拔980米。建于宋咸平年间,又名黄源,曾用名丰嘉源。古时是景宁通往龙泉、松阳、云和的必经之地,在此地设有驿站,渐形成村落。据传,村庄为黄姓祖先开基。“畲”字的意思是“刀耕火种”,后人为纪念祖先开基创业的艰辛,故名黄家畲。民居分布在黄源溪两岸,溪水清澈明净,水草在石缝间摇曳,水面不时有各种鸟儿出没,还有鸭子嬉戏其中。村中老街路呈南北走向,两岸有多座古桥、汀步相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