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书法重文化,榜书重技法: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6: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书法重文化,榜书重技法: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书法与榜书,这两个看似相近的概念,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社会功能、艺术价值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书法与榜书之间的微妙差异。

书法不是专门写小字,但专门写大字的肯定不是书法,那叫榜书。书法家可以偶尔写写榜书,写写牌匾、楹联、春联取个乐,但专门写榜书的人肯定称不上书法家,那是一个特殊工种,可以理解为某种工匠,一个专门处理文字的行当,与书法是两回事。就像我们今天说摄影是摄影,画画是画画,不能混为一谈。

为什么非要区分“榜书”和“书法”?因为书法指日常文字书写,是知识分子的事情,而榜书有它自己的一套东西,它的技法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榜书创作甚至可以完全脱离文字书写,就像古代有些勒石刻碑的工匠甚至不识字,但不妨碍成为伟大的艺人一样。专门写榜书的人以此糊口,也不需要书法家身份的加持。比如有段时间,中国农村的墙上刷写了大量标语、口号,还有很多广告语,关于计划生育内容的特别多,那些大字就是典型的榜书创作,干这个活不需要出动书法家。

据说袁克文擅写榜书(好事者可以搜搜这人是谁),能凌空创作,几个下人抻着纸移动,他站在原地挥毫书写。时人莫不称奇。说实话,从能找到的作品来看,写得真不怎么样。可能有点天赋,有些书法基本功而已。

我的意思是说,榜书很能唬人,名声能造得很大。榜书之所以唬人,就是视觉冲击力大,没有别的原因。就像普通人炒菜,愿意炒个川菜、湘菜,用刺激性的辣椒调味,比较容易得到一个好厨子的评价。有本事你搞个九转大肠、西湖醋鱼,对不对?

榜书不光唬人,尺寸也大,因为书法作品一般按平方尺计价,就和卖菜的论斤两称一样,所以写尺牍信札那些小字不划算,写榜书才能多卖钱。

我们传统书法概念历来是以日常文字书写为正统的,但凡一个人被称为书法家,他的文化修养肯定是有保证的,他肯定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所以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去写榜书,那叫降维打击,并不是很有脸面的事情。而专门写榜书的叫匠人,不叫书法家,他们不从事日常书写,甚至于文化水平都很低,他们唯一的技能就是刷大字。我没有贬低榜书的意思,工匠艺术家也很了不起,我只是说,榜书和书法家不是一个圈子。

书法上墙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混淆了榜书和书法。这个bug悄悄潜伏了几百年没有发作,因为毛笔日常书写一直占据着C位,读书人不以写大字为荣,榜书没有机会进入书法大雅之堂。到了晚清写字工具变化了,毛笔突然退出了日常书写,书法上墙和文化稽古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榜书就开始粉墨登场了。再后来是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招摇过市,榜书概念逐步取代了日常书写概念。到了我们今天,可以说是劣币驱逐良币,二奶扶正了当家作主,原配夫人只能扫地烧水打下手了。我们现在一说书法,99%的人想到的其实是上了墙的榜书概念,是原先不入流的写大字,日常书写的传统书法已经没有了——要说有的话,就是变成了硬笔的日常书写。

今天在社会上行走的那些书法家,第一没有文学素养,他们也犯不着用“有文学素养”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第二欠缺日常书写功底,写不好小字,给他一支钢笔,他立即就原形毕露了。不管头衔多大,名气多大,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写榜书的。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五总是有的吧。

【声明:仅表达个人的看法想法,赞同反对悉听尊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