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严重过敏反应处置指南:从症状识别到长期预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6: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严重过敏反应处置指南:从症状识别到长期预防

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急性全身过敏反应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特征为快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皮肤黏膜系统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通常在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作。本文将详细介绍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急救和长期管理等知识点,希望对您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如下:

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
出现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问题
严重
伴有皮肤黏膜系统症状
较重
无明显症状
轻微

注意事项:

  1. 严重过敏反应也可能没有典型的皮肤特征、循环休克或呼吸受累。
  2. 当患者初次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至少1h后,48h内在未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下再次出现过敏反应,此时高度怀疑出现了双相性过敏反应。当过敏反应不严重且患者在初始过敏反应消退后观察一小时仍无症状时,不太可能出现双相性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严重程度增加和接受超过一剂肾上腺素治疗过敏反应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双相过敏反应。
  3. 当过敏反应持续至少4h时,持续性过敏反应极有可能发生。
  4. 经适当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和对症处理后,若患者过敏反应仍持续,很可能发生了难治性过敏反应。难治性过敏反应增加过敏死亡的风险。
  5. 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严重过敏反应与年龄较大、已有的心肺疾病和药物因素相关。
  6.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是在一系列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连续体,包括过敏原相关因素(如过敏原剂量和接触途径)和患者相关因素(如免疫反应、行为、合并用药以及其他患者特定因素和合并症)。


图1 过敏反应严重程度受多个因素影响

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

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如下:

症状
可能的疾病
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
循环系统问题
心血管疾病
皮肤黏膜症状
接触性皮炎

严重过敏反应分级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如下:

分级
临床表现
I级
轻微皮肤症状
II级
呼吸系统症状
III级
循环系统症状
IV级
呼吸和循环系统同时受累

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救治药物

一线用药: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的用法用量及使用对象如下:

用法用量
使用对象
肌肉注射
所有患者
静脉注射
重症患者

注意事项: 不推荐在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二线用药
  • 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主要用于缓解皮肤黏膜症状,不作为抢救药物使用。I级反应患者可予口服,Ⅱ级反应及以上患者在给予肾上腺素抢救后可予口服或静脉滴注。

  • 吸入β2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拮抗剂(作用维持4~6h)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喘鸣的患者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拮抗剂应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还可引起细胞膜β2受体下调,出现耐药现象。

  •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二线用药。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降低发生双相反应或迟发相反应的风险;若患者出现持续的支气管痉挛,可考虑雾化吸人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严重过敏反应治疗流程


图2 严重过敏反应治疗流程图

严重过敏反应长期管理关键因素

  • 确定诱因

  • 详细病史采集

  • 确证性体内和体外试验

  • 就诊于过敏免疫专业医师

  • 书面行动计划

  • 使患者及监护人学会何时使用肾上腺素及急救药物

  • 尽早开具可供快速及时使用的肾上腺素(如自动注射器,最好是在严重过敏反应发作出院时)

  • 教育患者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和一旦复发时的自我救治

  • 为患者开具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教育患者,为何、何时以及怎样使用注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或在不具备此条件的地区使用替代品(如市售预充肾上腺素注射器或药瓶)

  • 建议患者随身携带个体化的严重过敏反应书面急救计划,包括如何识别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如四肢麻刺感、发热感、头晕/昏厥感唇-舌-悬雍垂肿胀、气促、喘息、喘鸣和肢体瘫软倒地)并指导患者迅速大腿前外侧中部肌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原位保持3~10s,而后拨打急救电话。

  • 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管理

  • 如控制不良的哮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行为、对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的过度幻想

  • 建议随身携带手机

  • 尤其对于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

  • 预防复发

  • 过敏原回避和/或过敏原免疫治疗和/或脱敏

  • 医疗识别警示标志:手环或钱包卡

  • 在电子或纸质病历上登记可疑触发诱因

  • 严重过敏反应教育和培训

  • 公共卫生措施,如食物标签改进细化

  • 随访/反复评估严重过敏反应诱因

参考文献

  1. 李晓桐,翟所迪,王强,等.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21(02):85-91.
  2. 高琦,殷菊,徐保平,等. 世界过敏组织严重过敏反应指导意见2020解读.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06):431-437.
  3. Li X, Ma Q, Yin J, et al.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2020). Front Pharmacol. 2022 Mar 28;13:845689.
  4. Golden DBK, Wang J, Waserman S, et al. Anaphylaxis: A 2023 practice parameter update.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24 Feb;132(2):124-17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