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高血压合并CKD首选ACEI/ARB类药物
专家共识:高血压合并CKD首选ACEI/ARB类药物
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常常相伴相生,相互影响。据统计,我国CKD患者中约60%合并高血压,这一比例明显超过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患者。对于高血压合并CKD患者来说,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不仅能够控制血压,还能延缓肾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成为这类患者的重要选择。
ACEI/ARB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果
ACEI和ARB类药物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作用。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ARB则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达到类似的效果。此外,这两类药物还能改善心功能、保护肾脏,对高血压合并CKD患者具有多重益处。
研究显示,ACEI/ARB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对于4-5期的CKD患者(eGFR<30ml/min/1.73m²),强化血压控制可降低主要肾脏结局的风险高达19%。
使用ACEI/ARB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尽管ACEI/ARB类药物效果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
肾功能监测:使用ACEI/ARB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血液中钾离子、尿素、肌酐等浓度升高。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血钾水平:ACEI/ARB类药物可能导致高钾血症,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联合使用:ACEI与ARB联合使用不能进一步增加肾脏获益,反而可能增加高钾血症和eGFR短期内迅速下降的风险。因此,不推荐这两类药物联用。
剂量调整: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用药剂量。例如,CKD 3-4期患者使用ACEI或ARB时,建议初始剂量减半。
特殊人群:妊娠期禁用ACEI/ARB类药物,因为它们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计划怀孕或已怀孕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
最新指南的推荐意见
根据《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及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高血压合并CKD患者使用ACEI/ARB类药物的建议如下:
血压控制目标:一般高血压合并CKD患者推荐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至<120/80 mmHg。对于65-79岁老年人推荐诊室血压目标<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对于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目标<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
初始治疗药物:建议初始治疗药物首选ACEI/ARB,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初始降压治疗可选择一种ACEI或ARB,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ACEI与ARB联合应用。
剂量调整:ACEI/ARB类药物应逐步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当eGFR<30 ml/min/1.73m²(CKD G4~G5期)时,应减少剂量50%。
联合用药:如果“两药”联合使用血压未能控制,则推荐使用ACEI或ARB、CCB、利尿剂“三药”联合。如果“三药”联合仍不能控制血压,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推荐加用螺内酯(需注意警惕高钾血症的风险)或其他降压药。
特殊人群: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推荐避免ACEI/ARB与直接肾素抑制剂联合使用。老年患者应用ACEI/ARB,建议从小剂量开始。
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定期监测:使用ACEI/ARB类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特别是在用药初期和剂量调整后,监测频率需要适当增加。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ACEI/ARB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与保钾利尿剂合用会增加高钾血症风险。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需要告知医生。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心血管和肾脏风险。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属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患者不可自行随意停药,以免引起血压反弹。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关注不良反应:ACEI类药物可能导致刺激性干咳,ARB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高血压合并CK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合理使用ACEI/ARB类药物,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