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中山路入选国家级文旅集聚区,春节迎客超百万人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3: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中山路入选国家级文旅集聚区,春节迎客超百万人次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这条始建于1925年的百年老街,不仅是厦门的商业地标,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作为全国首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中山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01

百年老街的文化记忆

中山路主街全长约1.2公里,东西走向,西起轮渡鹭江道,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隔江相望。自开街以来,中山路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金融与文化中心,见证着厦门岛的发展与变迁。

02

文化地标:民俗雕塑背后的故事

2021年,因中山路改造提升而暂时移至别处保护修缮的三座民俗雕塑——“龟之戏”“车鼓弄”“捏面人”,在2024年4月9日焕新回归,重新矗立在中山路街头,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龟之戏”雕塑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金仙设计制作,灵感源自闽南制作红龟粿的模子——龟糕印。闽南人自古有“崇龟”习俗,逢年过节祭祀供桌上总少不了红龟粿。2013年,龟糕印技艺入选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车鼓弄”雕塑的作者是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佘国富,作品构思于同安车鼓弄,用粗犷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彰显了车鼓弄表演的经典瞬间。车鼓弄是一种结合了说唱与表演的民间歌舞艺术,两名表演者一人扮演男丑、一人扮演彩旦,用一问一答的表演形式呈现出诙谐幽默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为“闽南二人转”。目前,同安车鼓弄是福建省级非遗项目。

“捏面人”雕塑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春创作,作品高1.4米,充分体现了传统手艺人的风采。面塑,俗称“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03

美食荟萃:舌尖上的中山路

中山路是闽南特色小吃的集中地,土笋冻、沙茶面、海蛎煎等传统美食琳琅满目。其中,创立于1945年的黄则和花生汤店最具代表性。创始人黄则和在二战结束后常在中山路口挑扁担卖花生汤,因其制作的花生汤“烂而不糊、甜而不腻”而声名远扬。如今的黄则和花生汤店已成为厦门的百年老字号,每天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04

时尚转型:老街的新活力

近年来,中山路不断引入时尚零售、特色餐饮等现代业态,逐步提升休闲餐饮、文化体验业态的比例。2022年,中山路步行街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据统计,202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山路客流量达117.47万人次,日均14.68万人次,日高峰17.02万人次。1至8月,主街区月均流量达254.53万人次。

05

网红打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2月29日,中山路举办“甲骨文化节”,以高达数米的骑楼艺术造景和非遗文化市集,吸引众多年轻游客。此外,中山路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木偶戏、闽南民俗舞蹈、艺术高跷表演等,让游客在体验传统的同时感受现代气息。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这条穿越百年的商业老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活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时尚碰撞,共同塑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旅新地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