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6个决定性时刻塑造价值投资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0: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6个决定性时刻塑造价值投资传奇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奥马哈先知”,是全球最著名、最成功的投资家之一。从11岁开始投资股票,到创立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再到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巴菲特的个人经历和多个经典投资案例,深入解析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一、个人经历

  1. 早年:
  •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以每股32美金买了三股股票,并成功卖掉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
  • 读高中时,他通过送报纸等方式赚钱,1944年提交第一份所得税申报表,当时已赚超500美元。
  • 1947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 1950年申请哈佛大学被拒,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195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二、商业生涯

  1. 成立合伙人公司:
  • 1962年,巴菲特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公司资本达720万美元,其中100万美元归属巴菲特。
  • 1967年10月,他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9%。但在1968年5月,巴菲特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并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的几乎所有股票,次年股灾来临,他避免了损失。
  1. 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 1965年,巴菲特收购了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进行重组改造。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主要经营金融、保险、新闻、各类家用品生产与销售等业务,还拥有许多大公司的主要股权,如可口可乐公司、迪士尼公司、麦当劳公司、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以及花旗银行等。
  1. 进军报刊、通信行业:
  • 1973年,巴菲特开始投资报刊行业,花费1006万美元购入《华盛顿邮报》股票,后来因它狂赚11亿美元,巴菲特购入《华盛顿邮报》通常被认为是其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 1979年,伯克希尔公司开始收购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股票。
  • 1985年,大都会通信公司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ABC,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巴菲特通过帮助ABC融资来换取合并后公司25%的股份。
  1. 投资可口可乐:
  • 1980年,巴菲特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了可口可乐公司7%的股份。到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退出了对《华盛顿邮报》股权的投资。
  1. 其他投资:
  • 1992年,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的价格购下了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 2003年前后,巴菲特投资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不过很快就卖掉了中国石油股份,避免了在2008年夏季油价暴跌期间继续持有该公司可能造成的数十亿美元损失。
  • 2008年10月,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每股8港元购买了比亚迪公司2.25亿股的股份。

三、重要投资事件分析

  1. 1972年投资喜诗糖果:
  • 投资背景:喜诗糖果是一家具有优秀品牌和良好口碑的企业,但因继承人无心经营而出售。
  • 投资决策:巴菲特突破了习惯捡烟蒂(投资便宜但质地一般的股票)的思维,以较高的市净率(3.125pb)、12.5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5pr(相当于半价买入),尽管市盈率不高,但对于巴菲特来说,这是对优质企业投资的突破。
  • 投资成果与影响:喜诗糖果为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成为了他投资优秀企业的开山之作,让他认识到投资具有强大品牌和定价权的优质企业的重要性,为后续投资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1973年投资华盛顿邮报:
  • 投资背景:《华盛顿邮报》因报道水门事件遭遇总统禁令,甚至可能取消旗下电视台的营业执照,面临巨大危机,导致股价下跌。
  • 投资决策:巴菲特在该报roe为15.7%时,以8.1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52pr(相当于半价多点买入),此时市净率只有1pb多点。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巴菲特看到了《华盛顿邮报》作为优秀媒体的长期价值。
  • 投资成果与影响:这笔投资最终非常成功,不仅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财富,也证明了他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投资优质企业的眼光和勇气。同时,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成功投资,也提升了他在投资界的声誉和影响力。
  1. 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
  • 投资背景:当时可口可乐与装瓶商发生矛盾,新口味可乐遭遇市场抵制,内忧外患之际,公司发展面临挑战,股价受到一定影响。
  • 投资决策:1988年,可口可乐roe高达31%,巴菲特以14.7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474pr;1989年,roe高达46%,他以15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326pr,两年平均下来约为0.4pr。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广泛的市场份额和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克服短期困难,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 投资成果与影响: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的经典案例之一,他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票,获得了巨额回报,也验证了他“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可口可乐的投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巴菲特的投资地位和声誉,成为价值投资的典范。
  1. 1990年投资富国银行:
  • 投资背景:美国加州地产危机导致富国银行股价暴跌,银行业整体面临压力,但巴菲特认为富国银行经营谨慎、拨备充足,有能力在危机后恢复。
  • 投资决策:当年富国银行roe高达23.33%,巴菲特以4.32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19pr(相当于不到2折买入),他相信地产危机过后,富国银行的roe能够重回危机前的20%以上。
  • 投资成果与影响:虽然买入次年富国银行出现业绩崩盘,但巴菲特对其困境反转有笃定的信心,最终实现了丰厚的回报,这体现了他在投资中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对长期趋势的准确判断,也展示了他在危机中敢于投资优质企业的勇气和耐心。
  1. 2008年投资比亚迪:
  • 投资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比亚迪业绩下滑,roe大概率不超10%,但在危机前的三年里,比亚迪的平均roe约为16%。
  • 投资决策:如果比亚迪能够重回危机前的roe水平,巴菲特的买入价相当于8倍市盈率,市赚率为0.5pr(基本就是半价买入)。在芒格的强烈建议下,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每股8港元购买了比亚迪公司2.25亿股的股份。
  • 投资成果与影响:买入次年比亚迪便实现业绩反转,roe高达20%,股价一年十倍,市赚率也超过了1pr。但之后比亚迪的表现有所波动,巴菲特的投资也经历了起伏。不过,这笔投资展示了巴菲特在新兴产业中寻找机会的眼光,以及对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的看好,也为他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增添了重要一笔。
  1. 2016年投资苹果:
  • 投资背景:苹果业绩下滑,来自中国厂商的竞争压力逐渐显现,但苹果公司拥有强大的品牌、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
  • 投资决策:2016年,苹果roe高达36.9%,巴菲特以13.19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36pr;2017年,roe高达36.87%,他以14.54倍市盈率买入,市赚率为0.39pr,两年平均下来均未超过0.4pr,符合他“40美分买入1美元”的投资标准。
  • 投资成果与影响:巴菲特对苹果的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随着苹果股价的不断上涨,他持续加仓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表明巴菲特在面对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时,能够深入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敢于投资具有创新能力和强大护城河的科技巨头,进一步拓展了他的投资领域和投资理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