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亮相2025春晚,展现传统建筑之美
北京中轴线亮相2025春晚,展现传统建筑之美
2025年央视春晚将聚焦“中国建筑”,其中以北京中轴线为灵感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备受瞩目。该节目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和先进的XR技术,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更是为这次演出增添了光彩,让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中轴线:700年历史见证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沿途分布着故宫、天坛、社稷坛等15处重要遗产点。这条轴线最早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过明清两代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格局。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城市的空间轴线,更凝结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智慧。它体现了“中”“和”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所说:“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
申遗成功:让世界见证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这条承载了700多年历史的轴线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北京对中轴线长达12年的保护与传承。自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北京市系统推进文物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立法保护、公众参与等创新机制,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得以重现,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
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2025年春晚的《栋梁》节目,正是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节目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手稿为基础,运用XR、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打造出一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舞台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崔冬晖介绍,节目将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再现北京中轴线的壮丽景象。同时,节目还将融合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正如一位赞比亚共和国的遗产专家所说:“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义深远。对历代人而言,这条宏伟的城市轴线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展望未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和创新演绎,为我们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通过科技手段和艺术创新,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栋梁》这样的创新作品,让北京中轴线、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所说:“申遗成功是一个更高水平的起点,意味着中国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将这条轴线和其所根植的城市肌理保护好、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