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VS建行:谁家净息差更稳?
平安银行VS建行:谁家净息差更稳?
近日,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两家银行的净息差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息差的变动不仅反映了银行的经营状况,更折射出当前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净息差表现:平安银行降幅更大
从最新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净息差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平安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息差为1.93%,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4个基点。相比之下,建设银行上半年的净息差为1.54%,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降幅明显收窄。
市场环境:多重因素影响净息差
两家银行净息差的下降,反映了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从宏观环境来看,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以及贷款重定价等因素,都对银行的净息差造成了显著影响。此外,LPR下调和存款定期化趋势的延续,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利差空间。
然而,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两家银行的应对策略和效果却存在明显差异。平安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净息差的下降主要源于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尽管该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资产质量管控努力应对,但效果尚不明显。
应对措施:建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相比之下,建设银行在应对净息差下行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该行通过持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压降低收益的同业资产运用,提高高收益的贷款、债券等核心资产占比,目前这一比例已达到88%。同时,建设银行还加强了贷款定价管理,通过差异化定价政策提升市场化和精细化定价能力。
在负债端,建设银行通过优化负债期限结构,控制长期限定期存款的增长,鼓励吸收低成本的结算性资金,有效降低了存款付息成本。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该行净息差的降幅明显收窄,为全年息差指标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未来展望:息差下行压力仍存
对于未来净息差的走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尽管银行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净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指出,2024年三季度净息差压力仍是“拖累”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因素,预计2024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仍会下行,但降幅将收窄。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表示,2021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由2.08%持续下滑至1.54%。在当前债市收益率中枢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低票面利率”为银行再投资、新投资带来一定压力。
投资者启示:关注银行经营策略
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净息差方面的表现差异,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面对息差收窄的挑战,银行的应对策略和执行效果将成为决定其未来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建设银行通过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净息差下行的压力,展现了较强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选择那些能够有效应对净息差下行压力、具备良好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银行,将是获取稳定回报的重要保障。建设银行在净息差管理方面的表现,无疑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信心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