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数月,“胃病”原来是“心病”!别小看情绪的作用
折腾了数月,“胃病”原来是“心病”!别小看情绪的作用
12岁的童童近期频繁提及肚子痛、头痛,心里不舒服。起初,家长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孩子积食或肠胃受凉所致,便调整了饮食,并尝试给予了一些消食药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童童的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经过数月的间断性观察,童童的妈妈担忧可能是孩子的胃部存在问题,因此,她带着童童前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了全面检查。然而,检查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异常,但童童仍然持续表达身体不适的感觉。医生在深入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生活状况后,建议家长带童童去心理科进行咨询。
童童妈妈一听到心理科,感觉既震惊又担忧,她不明白为何孩子明明是消化方面的问题,却会涉及到心理健康的领域。
很多家长跟童童妈妈一样,不知道胃是情绪的反馈器官,胃出现问题会引起心里不适,而焦虑、忧郁、压力过大等负面情绪,也会造成胃部不适。
胃与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的胃肠是受植物神经调控,当植物神经紊乱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失控;而植物神经又直接受情绪影响,最常见的就是抑郁和焦虑。
儿童消化系统很少存在较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多数是情绪不佳所致。现如今很多儿童受学业压力、家庭教养方式、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情绪问题突出,常伴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心理,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不适症状。
针对童童的这些症状,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主任周亚男提醒,家长们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时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如果孩子在消化内科进行了所有检查,仍查不出原因,建议带孩子到儿少心理科就诊。而不是在孩子诉说不适时,误解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学而找的借口,因此而耽误或加重孩子病情。
此外,建议妈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缓解因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带来的躯体不适:
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些措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从而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躯体不适。
尝试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知道这种感受是正常的,是被认可的。倾听感受和想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寻找解决负面情绪的方法。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维持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主动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的真实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
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经常莫名的头晕头痛、胸闷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却没有查出疾病,这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以便为孩子提供专业的评估和指导,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原文来自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 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