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紫外线敏感、易长斑,亚洲人该如何科学美白?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9: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紫外线敏感、易长斑,亚洲人该如何科学美白?

为什么亚洲人特别追求美白?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又该如何科学美白?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人类肤色与纬度的关系

人类学家研究表明,地球纬度与人类肤色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肤色与紫外线辐射的分布高度相关,肤色的进化是人类适应不同地区各不相同阳光强度的生理需要。

人类肤色分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肤色是我们的保护色。赤道人群肤色最深,两极人群肤色最浅。在赤道地区,深色肤色是人类天然的“防晒霜”,能保护皮肤减轻所受太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反之,靠近两极的人群色素沉着较浅,这是对自然选择的适应。

根据Fitzpatrick-Pathak皮肤分型方法,亚洲人的肤色以III、IV型为主。

亚洲人肤色的特点和问题

与高加索人相比,亚洲人的皮肤普遍对紫外线照射更敏感,容易产生更多黑色素。其主要表现是,亚洲人不太容易被晒伤,但是很容易被晒黑。与深色人种相比,亚洲人日晒后的肤色变化也更明显。

基于亚洲人皮肤特点,普遍存在暗、黑和黄三大问题:

  1. 肤色暗沉

英敏特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调研涉及的所有肤色问题中,肤色暗沉让消费者最为困扰。除了紫外线的影响外,不良生活习惯是让皮肤暗沉的重要因素,如熬夜、作息不规律对皮肤的负面影响:降低皮肤新陈代谢能力,血液循环受阻;使肌肤缺水,影响皮肤通透度;导致皮脂分泌过多,其中部分皮脂被氧化附在皮肤表层,导致肌肤失去柔嫩和光泽。

  1. 色斑/色块/色素沉淀

色斑、色块是皮肤内色素沉积不均匀而形成的深色斑点或区域,其形成原因可能与紫外线照射、荷尔蒙变化、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同时,我们国人的皮肤多为Ⅲ型和Ⅳ型,炎症后色沉的发生率相对高加索人更高。

  1. 肌肤糖化

亚洲人的肤色普遍偏黄,但糖基化反应会导致肌肤进一步变黄。糖基化反应会破坏皮肤胶原蛋白,生成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呈黄色,且会随着年龄明显增加、累积,当皮肤内AGEs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肤色变得暗黄,同时失去通透性和红润度。

美白的具体解决方案

如今,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与时俱进,对美白的追求不仅是单纯的颜色改变,而是更加注重整体的肤色均匀,使皮肤呈现自然、健康的状态。

  1. 抗紫外

上面提到,我们黄种人的皮肤普遍对紫外线照射更敏感,因此防晒是我们改善肤色、预防色斑色沉的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在天气逐渐入夏,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愈加强烈,日常外出或位于窗边时应做好充分防晒,如涂防晒霜、戴遮阳帽和打遮阳伞等。针对肌肤黑色素,还可以使用含有美白成分的产品,如烟酰胺、熊果苷和谷胱甘肽等。

  1. 抗氧化

自由基会对皮肤产生许多危害,体内生成的自由基过多,导致肤色暗沉。水是多种代谢反应的介质,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进而改善人体健康和肤色状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做好肌肤补水,保持皮肤基底层水分充足,当肌肤水润饱满,看起来会更透亮有光泽;另外可以选择含有维C及其衍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成分的化妆品与食品。

  1. 抗糖化

“抗糖化”首要的是调节饮食结构,适度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尽量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日常可以多吃像粗粮、瘦肉、坚果一类的食物,这类食物在经过消化以后,转化成为糖的比例相对较低,糖化反应自然更少。作为护肤爱好者,也可以针对选用含有“抗糖化”成分护肤品。如肌肽等。

除此之外,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科学运动有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其中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促进黑色素代谢,进而改善肤色和健康面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