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如何解决身边的“冻”手“冻”脚?
寒潮来袭,如何解决身边的“冻”手“冻”脚?
随着寒冬的到来,冻疮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困扰。从轻微的红肿到严重的水疱和溃疡,冻疮不仅影响美观,更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和瘙痒。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冻疮的缓解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您轻松应对这一冬季常见问题。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近期正是天气最冷的时候,又逢哈尔滨旅游大热。在落地东北的一刹那,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威力。
除了要注意保暖之外,还有一个小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人,那就是冻疮。冻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带来的疼痛、瘙痒却让人难以忍受。那么,如何解决身边的“冻”手“冻”脚呢?
出现冻疮,该如何缓解呢?
针对冻伤后出现的瘙痒、疼痛、红肿、水疱、溃疡、坏死等不同情况选择可选择适宜的外治方法。
仅出现红、肿、痛、痒,但是没有皮肤破损的:可用10%胡椒酒精浸液(取胡椒粉10g,加75%酒精100mL,浸7天后取上清液)外涂,每日数次;或以红灵酒或生姜胡椒酊(生姜、干辣椒放入75%酒精300mL内,浸泡10天,去渣贮瓶备用)外擦,轻揉按摩患处,每日2~3次;或用冻伤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涂,或用云南白药酒调外敷患处,每日3次。
有皮肤局部水肿性红斑、硬结,伴瘙痒疼痛的:可选用白矾温浴联合红外线照射(取白矾2~4 g,加水2000 mL,水温38~42 ℃,20~30 min,再用红外线照射患处20 min。必要时,可到医院购买一些外用药物湿敷患处。
如出现水疱、溃疡、皮肤破损,或更加严重的情况,须保证在保暖的情况下,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筑好自身屏障,才能抵御冻疮侵袭
注意保暖:尽量保持身体温暖,尤其是在手指、脚趾、耳朵等部位。穿厚实的袜子、保暖内衣裤,戴上手套、帽子和围巾。
保持干燥:保持皮肤干燥是预防冻疮的重要措施。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勤换内衣裤,保持身体干燥。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皮肤的耐寒能力。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饮食调理: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E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瘦肉等,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抵抗力。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同时,尽量减少饮酒、喝咖啡和吸烟,以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手部和足部护理:保持手部和足部的清洁和滋润,可以使用润肤霜或润肤油来滋润皮肤。另外,可以定期进行手部和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摄入,增强免疫力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寒冷和疾病。
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长时间静止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长冻疮的风险。因此,尽量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可以适时活动身体。
以上就是泽桥医生健康头条内容,我们明天见!
参考文献:
[1] 冻伤中医诊疗指南(2022年版) [J]. 中医药通报, 2022, 21 (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