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2: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Densadeg)

高密度沉淀池适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其设计非常紧凑,将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污泥浓缩功能集于一体。

混合与絮凝过程

混合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该过程是靠搅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凝体。

混合反应区:混凝反应絮凝反应区也就是慢混区,由可调速搅拌机控制加药后混合水的搅拌速度,以促进矾花的增大,使矾花密实均匀。絮凝反应区中污水在助凝剂和回流污泥的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层来增加颗粒碰撞时机,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乳化油、COD及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污泥回流,不仅可以节省药剂投加量,而且可使反应区内的悬浮固体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从而达到优化絮凝反应的目的。

斜管沉淀区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侧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最广。异向流的特点是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这种池体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60%,在同一面积上可提高处理能力35倍。斜管的安装倾度一般和水平方向呈60°,这个倾度可以保证沉淀在斜管上的污泥可以顺利地滑向底部而不至于淤积。斜管的剖面是六边型可以得到较大的有效沉淀面积。

优点:

  1. 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2. 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3. 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的多,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4. 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³/(m²·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斜板沉淀池的缺点:

  1. 单位面积上的泥量增加,如排泥不畅,将产生反泥现象,使出水水质恶化;
  2. 水在池中停留时间短,假设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来不及调整运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
  3. 斜板或斜管管径较小,假设施工质量欠佳,造成变形,容易在管内或板间积泥;
  4. 斜板或斜管在上部阳光的照射下会滋生大量的藻类。

污泥回流系统

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在池底刮到泥斗中,污泥循环采用污泥泵从泥斗中抽取回流至絮凝池。沉淀池中的污泥有一定的凝聚性能,污泥的回流增加了污水的悬浮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絮凝体的污泥层,回流污泥颗粒能够增加絮体的沉降速度,同时污泥中生物絮体的絮凝吸附作用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起到强化一级处理的效果,同时可以防止过量投加药剂。

高密度沉淀池的特点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污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面负荷可以达到15-25m/h。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为1.5m/h-2m/h。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面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主要配套设备

  1. 混凝区搅拌机
  2. 絮凝区搅拌机
  3. 斜管分离区内斜管及配套集水槽
  4. 可调速电机的浓缩型刮泥机
  5. 用于污泥循环的螺杆泵
  6. 用于污泥排放的螺杆泵

工作特点

  1. 采用合成的有机絮凝剂PAM。混凝时添加PAM作助凝剂,使得反应可产生较大的矾花,污泥回流可进一步增加矾花的密度和沉降性能,加快其沉淀速度。
  2. 从慢速推流反应区到斜板沉淀区矾花能保持完整,并且产生的矾花颗粒大、密度高。
  3. 高效的斜板沉淀可保证沉淀区较高的上升流速(可达20~40m/h),絮凝矾花可得到很好的沉淀。
  4. 能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沉淀池排泥浓度可达15%,无须进行再次浓缩,可直接脱水处理。
  5. 处理效率高。有文献显示,高密度沉淀池对SS的去除率在85%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5%一96%,BOD的去除率高达92%。
  6. 集混凝、沉淀和浓缩功能为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结构紧凑,降低了土建造价并且节约了建设用地。
  7. 运行费用较高,因此需对药剂的投加进行优化控制,以使完整的运行费用降至最低。

优缺点

优点:

  1.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稳定等且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高密度沉淀池这种带有外部泥渣回流的专利澄清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缺点:

  1. 该处理工艺的机械设备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