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一个“最云南”的地方
红河:一个“最云南”的地方
红河州是云南省的一个独特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风情而闻名。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建水紫陶,还有热情洋溢的民族歌舞。无论是自然爱好者、历史文化追寻者,还是美食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自然画卷:荡涤心灵
红河,是大自然的鸿篇巨制。在红河南岸,有一片浩瀚壮美的人间胜境,哈尼人用1300年的时光,以山川为素纸、以农具为神笔,雕刻出直上云霄的层层天梯,这便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响乐,成为现代都市游客释放压力的世外桃源。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各不相同。春季,秧苗新插,青绿点染。夏季,郁郁葱葱,翠色欲流。秋天,稻谷成熟,金黄遍野。冬天,水天一色,明镜照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只为捕捉那绝美的瞬间。
红河之风光美景,远不止于此。
在“长寿之乡”金平县,每到立夏时节,马鞍底蝴蝶谷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蝴蝶大爆发。300多种、数以亿计的蝴蝶精灵一起破茧羽化,飞舞在山间密林、溪流竹海。
如果既想贴近自然,又渴望寻找艺术氛围,就来弥勒吧。在可邑小镇,饱览栩栩如生的壁画,跟着阿细人跳上一段欢快的“大三弦舞”。在太平湖小镇,沉浸于花海之中,邂逅动人的“太平公主”。在东风韵小镇,红砖砌成的万花筒艺术馆,仿佛是从红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
大围山云海 贺平昌/摄 图源:云南发布
这里,负氧离子已然“爆表”!徒步“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屏边大围山,去领略九层瀑布的柔美灵动。穿行绿春黄连山,去偶遇白鹇鸟在林间翩翩起舞。“跟着赛事去旅行”,参加最美高原湖泊赛道马拉松……
你的每一次呼吸,都“元气满满”。
弥勒东风韵 图源:云南日报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建水,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在这里,儒家文化广为传播,中原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境内人才辈出,旧时曾有“临半榜”之称,堪称云南之冠。
有千年历史之久的建水紫陶文化,在时光里与泥火相伴相生,形成“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制陶工艺。上世纪50年代,建水紫陶成功跻身中国“四大名陶”之列。2008年,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这里,你可以体验制陶的乐趣,在细腻的底板上表达画境之美、文化之韵……
百年历史烟云,百年芳华记忆。
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因轨距为一米,又称“米轨铁路”,是中国近代第一条国际铁路,被称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在云南段的460多公里中,248公里在红河州境内,河口站是滇越铁路中国境内的起点站,穿越百年历史烟云,至今仍是我国口岸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来这里,沧桑的法式建筑、黄墙红瓦的站房映入眼帘,向你无声讲述着百年来米轨铁路的发展史……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那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设在这里。
漫步在南湖边,吹着向晚的风,穆旦的诗句便漫上嘴边。在小城的咖啡馆,周身浸满香气,会想到燕卜荪教授经常在这里待到深夜。走在这座边境小城,感悟“文化不死”的信念,耳边仿佛响起国学大师陈寅恪陶醉在学术中的笑声。
来这里,瞻仰“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民族风情:绚烂多彩
红河,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红河的歌,会过河、会爬坡。红河的舞,上梯田、挽云朵。
阿细跳月民族节 新华社发 李昱廷/摄
“歌声响起来,乐作跳起来,梭梭……”红河县“开秧门”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上,万名群众身着民族盛装,以蓝天为幕,以大地为台,同唱乐作歌、齐跳乐作舞,在欢歌笑舞中畅叙民族团结情。
高亢悠扬、穿透云端的“海菜腔”,是石屏县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精髓,音域宽广、起伏连贯、昂扬激越,惊艳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相信也会惊艳到你!
7月的“矻扎扎”节、8月的阿细跳月节,是这里的“限定版”民族节日。你可以听厚重的哈尼多声部,看欢快的花腰歌舞,感受“能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独特魅力。
烧豆腐撕着吃。普秋屏/摄
在这里,“舌尖上的民族风味”不会让你失望。千桌相连、万人同饮的哈尼长街宴,吃的是同心饭,喝的是同心酒。百年蒙自过桥米线独具风味,色味俱佳。国宴名菜建水气锅鸡肉质细嫩,汤味香醇,口齿留香。市井街边的烧豆腐,外焦里嫩,清香四溢……
今年7月,备受瞩目的《2024年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正式发布,红河州成为12个入选城市之一。无论你想“悦己”,还是想找寻“松弛感”,这里都能满足你的想象。
长街宴 图源:云南发布
这里的山水,散发出神秘独特的气息。这里的田野,流淌着温馨纯真的韵味。这里的生活,演绎着奇幻浪漫的风情……
红河,一个“最云南”的地方,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