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要当心,衣物着火这样自救
冬季取暖要当心,衣物着火这样自救
随着冬季的到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取暖季,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据统计,2024年入冬以来,全国共发生火灾15.1万起,造成448人死亡。其中,电气线路故障、使用电器不慎、生活遗留火种等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在这些火灾事故中,衣物着火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因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衣物着火,如何自救?
如果不幸遇到衣物着火的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四处奔跑。正确的做法是:
就地打滚:立即躺下,在地上滚动以压灭火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迅速脱下着火的衣物。
覆盖灭火:用厚重的衣物、毛毯或棉被覆盖着火部位,隔绝空气灭火。切记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对着人体喷射,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冷水冲洗:对于小面积烧伤,可以用冷水冲洗30-6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但大面积烧伤时要避免使用冷水,以防引发休克。
及时就医:无论烧伤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冬季取暖,这些隐患要警惕
取暖设备使用不当:如取暖器烘烤衣物、热水袋充电时无人看管等。2024年11月,广州一民房就因取暖器烘烤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严重损失。
电气线路老化: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容易导致电线过载发热,引发火灾。因此,定期检查电路,及时更换老化电线非常重要。
燃气使用不当:冬季门窗紧闭,如果燃气泄漏,极易引发爆炸。使用燃气时要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发现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日常防火,这些细节要注意
“三清三关”:即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气源、关电源、关火源。这是消防部门反复强调的安全要点,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预防火灾。
安全使用取暖设备:取暖器要远离易燃物品,不要覆盖衣物;电热毯不要折叠使用,睡前记得断电;浴霸使用时要避免接触水,防止短路。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不要在室内或楼道内充电,避免长时间充电,不使用劣质充电器。
提高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家中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学习基本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冷静应对。
冬季防火,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消除安全隐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季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