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最新研究:手机辐射真的伤心脏?
南方医科大学最新研究:手机辐射真的伤心脏?
2024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秦献辉研究团队在《加拿大心脏病学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手机使用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新关联。这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大规模研究,纳入了44.4万名基线无心血管病史的成年人,平均随访时间长达12.3年,是迄今为止该领域最权威的研究之一。
手机使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与不经常使用手机的人相比,经常使用手机者(即每周至少打一次电话)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4%,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风险更是上升了11%。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关联在吸烟者和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关联的潜在机制,发现不良睡眠模式、心理压力和神经质等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睡眠模式的中介效应为5.11%,心理压力为11.50%,神经质为2.25%。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干扰昼夜节律、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以及增加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手机辐射与脑癌风险:世卫组织的最新结论
然而,手机使用带来的健康风险是否仅限于心血管系统?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长达28年的系统性研究给出了答案。这项研究审查了5000多项相关研究,最终分析了1994年至2022年期间发表的63项人类观察性研究,涵盖了10个国家的数据。
研究结果令人欣慰:没有证据表明手机使用与脑癌之间存在联系。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使用手机、接触通信基站辐射或职业性射频暴露,都没有显著增加患脑癌的风险。这一结论为长期困扰公众的“手机致癌”疑虑画上了句号。
手机成瘾: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尽管手机辐射本身可能无害,但过度使用手机却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心血管健康。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王连生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手机成瘾与心肌梗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5小时被认为是过度使用,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和睡眠剥夺。
手机成瘾还会影响睡眠质量。研究显示,手机成瘾者往往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尤其是喜欢睡前使用智能手机。这不仅会推迟睡眠时间,降低睡眠质量,还会导致昼夜节律延迟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紊乱。此外,手机成瘾还可能增加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专家建议:健康使用手机指南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手机使用带来的健康风险:
控制使用时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
改善使用习惯:避免睡前使用手机,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建议在睡前一小时内不使用手机,创造一个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运动,保持合理饮食,避免长时间静坐。推荐采用地中海式饮食模式,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限制钠盐、糖和红肉的摄入。
关注心理健康:减少手机成瘾带来的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特殊人群需谨慎:吸烟者和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因为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手机使用时间增加的影响。
选择合适设备:使用耳机或免提装置接听电话,减少手机辐射对头部的直接接触。
避免在信号弱的地方长时间通话:信号弱时手机辐射可能更强。
不使用劣质山寨手机:选择正规品牌手机,降低辐射风险。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检查心脏健康状况。
结语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手机使用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手机辐射本身可能无害,但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却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合理使用手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