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韵屏教你如何避免食物引发的肠胃炎
麦韵屏教你如何避免食物引发的肠胃炎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麦韵屏提醒大家,要想避免因食物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必须注重饮食卫生。她建议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确保食物煮熟后再食用,尤其是肉类、鱼类和禽类。此外,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的食物,如生鱼片、半熟蛋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急性肠胃炎的风险。
什么是食物引发的肠胃炎?
食物引发的肠胃炎,通常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和腹痛等症状。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也可能因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而诱发。虽然肠胃炎对健康人来说一般并不严重,但它会导致脱水,并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症状。
如何预防食物引发的肠胃炎?
保持饮食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避免接触污染源。
确保食物煮熟:尤其是肉类、鱼类和禽类,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的食物,如生鱼片、半熟蛋等。
避免摄入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红薯、豆类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
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用油炸、腌制或烟熏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
注意餐具卫生:使用专用餐具,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防止交叉感染。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急性肠胃炎期间的饮食建议
初期:肠道处于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建议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其他实用建议
禁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加重症状。
少食多餐:将每日的总食量分成5-6次小餐,避免一次性吃太多食物。
按时吃药,遵医嘱:如果医生开了药物,一定要按时服用,不要随意停药。
注意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食物引发的肠胃炎,同时在患病期间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饮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