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详解老年人食量下降:七大原因及科学应对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9: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详解老年人食量下降:七大原因及科学应对方案

据统计,超过75.8%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位居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出现了食量下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营养摄入,还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01

为什么老年人会食量下降?

老年人食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和其他因素。

生理因素

  1. 代谢变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代谢速率逐渐降低,导致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同时,老年人的口味可能变得更加挑剔,对单调乏味的食物失去兴趣,这也是导致食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2. 活动量减少: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较少,活动量较小,消耗的能量也相应减少,这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进而影响食量。

  3. 心情不佳:孤独、忧郁等负面情绪会减少老年人对食物的兴趣,从而导致食量减少。

病理因素

  1.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液分泌功能下降、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都会造成食欲不振。

  2. 精神疾病:生活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都会对食欲有影响。如厌食症就是属于神经性厌食,这种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科领域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一类。

  3. 恶性肿瘤: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症状,有时消瘦还是某些肿瘤的首发症状。

  4. 心脏相关疾病:当心功能不全时,一方面,胃肠道供血不足,会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引起食欲不佳;另一方面,胃肠道内血管的淤血,同样会抑制食欲。

  5. 肝胆相关疾病:肝功能不好,如乙肝病人,往往食欲不佳。胰腺肿瘤的患者非常隐匿,往往表现就是莫名的食欲下降和消瘦。

  6. 缺少微量元素:如缺铁性贫血、缺锌等,在老年人群体中也不少见,抽血查一个微量元素即可。

  7. 脑血管相关疾病:如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都会影响大脑血液供应,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现象。

其他因素

  1. 口腔健康状态:老年人可能因为牙齿问题或口腔疾病,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从而影响食欲。

  2. 心理因素:孤独、抑郁等情绪问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些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食欲和饮食习惯。

02

如何科学应对老年人食量下降?

针对老年人食量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膳食,控制食量

吃饭不是比赛,老年人的代谢能力降低,要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胃部不适。

  • 使用小盘子:换成小一点的餐具可以帮助控制食量,让您不会一下子吃太多。注意饱腹感:吃饭时要细细品味,等到有饱腹感时就停下来。

  • 分餐进食:可以将一份大餐分成几次进食,避免一次吃得过多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在老年人的饮食规划中,蛋白质的摄入至关重要。然而,一些老年人受“素食养生”观念影响,拒绝食用肉类、蛋奶等食物,这给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

根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老年人应科学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其中:

  • 鱼肉:每周最好摄入280克~525克
  • 禽肉:每周可摄入280克~525克
  • 瘦的畜肉:每周可摄入280克~525克
  • 蛋类:每周可摄入280克~350克
  • 奶制品:每天应摄入300克~400克
  • 豆类制品:每天可摄入15克~25克

足量的优质蛋白能为老年人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维持肌肉力量,预防缺铁性贫血、肌少症等健康问题。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禽肉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瘦畜肉可提供丰富的铁等矿物质。蛋类是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奶制品富含钙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豆类制品则能补充植物蛋白。

减少盐糖油的摄入

有调查显示,我国有75.8%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位列慢性疾病患病率的第二位,患病人数众多。高盐高糖高油的饮食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老年人应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零食以及含糖饮料,选择低盐糖油的食物更有益身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我国居民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30克,而蛋糕、点心、油炸食品等食物常含有劣质脂肪,要减少摄入。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总摄入比例应占50%至60%。以每日需要1800千卡-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为例,每天需要摄入225克-300克碳水化合物。在选择碳水化合物时也有讲究,应注意在精米精面外,还应包括杂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杂豆(如红小豆、绿豆和芸豆等)以及各种类型的薯类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清除肠道中的有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老年人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低活动水平的成人每天至少饮水1500ml-1700ml(7杯-8杯)。在高温或高活动水平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水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 提醒饮水:时刻保持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 避免过量:喝水要适量,不要一次喝太多,避免对肾脏造成负担。

细嚼慢咽,保护肠胃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细嚼慢咽可以有效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避免胃部不适。

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环境

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特定益生菌的减少与食欲下降密切相关。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肠道环境,从而提升食欲。

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

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可以减轻老年人一次性进食过多的负担,同时确保营养的持续供应。

关注口腔健康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及时处理牙齿问题,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进食体验。

03

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老年人食量下降的情况,应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如果发现家中老人食量有所变化,请及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注老年人的饮食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健康干预,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