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接棒TikTok,内容风控挑战升级
小红书接棒TikTok,内容风控挑战升级
1月15日,小红书在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榜单上登顶,这背后是TikTok封禁令即将生效带来的用户大迁移。然而,这份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却让小红书喜忧参半。
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小红书在美国的移动应用下载量在过去七天内较此前增长超过20倍,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0倍。自本月初以来,小红书在美国的应用总下载量占比已攀升至超过五分之一,具体数字为22%,而在2024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2%。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大量美国用户的涌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容风控压力。据统计,“#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这个标签的话题浏览量已经暴涨到2.2亿,491.5万讨论,笔记23万条。这些用户不仅带来了海量的内容,也带来了巨大的审核压力。
内容风控的三重挑战
政策合规风险: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平台需要对涉政、违禁、暴恐、色情等四类内容进行严格管控。一旦触及政策红线,轻则约谈,重则下架、封禁。
社区氛围风险: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社区氛围的冲突。例如,美国用户习惯的表达方式可能与中国用户不同,需要建立跨文化的社区规范。
用户安全风险:需要防范导流、灰产、诈骗等不法行为。互联网发展至今,导流、诈骗等行为往往是成熟的灰黑产产业链所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反监查和防过滤经验,揪出他们并进行处理,需要平台与其斗智斗勇。
AI技术助力内容审核
面对巨大的内容审核压力,小红书正在积极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平台已经启动了AI内容审核系统的研发,计划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AI内容审核系统将采用多模态识别技术,对文本、图片、视频进行全面审核。例如,对于一个视频稿件的审核,就需要对整个视频进行逐一拆帧,然后通过OCR文字识别检查字幕,此时对于字幕的检查和文字内容的检查基本一致,文字识别涉及到NLP分词、语义理解等AI技术;对于画面,则是图片识别,识别图片中可能出现的违禁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个准确率的问题,暴恐视频不能够通过,但游戏视频也存在战斗画面,如何保证不误伤;对于音频,则需要两个方面的审查,一方面是视频的背景音,另一方面是人声,需要通过ASR语音识别技术,将音频转化为文字,再进行内容审核。
同时,小红书也在积极招募英文内容审核员,以建立人机协同的审核机制。这种混合审核模式可以充分发挥AI的效率优势和人工的灵活性,确保内容审核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国际化战略的机遇与风险
此次TikTok用户的大规模迁移,为小红书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机遇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小红书需要在保持社区特色的同时,兼顾国际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文化差异。
从长期来看,小红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化运营体系,包括多语言支持、跨文化内容管理、全球合规性审查等。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战略转型。
结语
TikTok封禁带来的用户迁移,对小红书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通过AI技术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建立跨文化的社区规范,小红书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然而,这一过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平衡内容多样性与社区氛围,如何在遵守各国法规的同时保持平台特色,将是小红书未来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