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网爆火的 MBTI 测试,是隐藏的割韭菜工具?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1: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网爆火的 MBTI 测试,是隐藏的割韭菜工具?

MBTI人格测试在全球范围内爆火,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相关测试服务。然而,这些测试真的靠谱吗?本文将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揭示MBTI测试背后的商业运作,并深入探讨其科学性问题。

一、从亲身经历看MBTI测试的商业套路

前几天,作者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推荐,是一个MBTI人格测试。点进广告推荐的博主,发现除了MBTI,什么智商、情商、气质、人格障碍、星座运势,统统都能测试。

本着上班摸鱼也是摸鱼,不如测一下自己情商的心态,作者进行了测试。点进去,写着这是 “ 哈佛大学情商专业测试题 ” ,一个人的成功是 “ 20% 智商 + 80% 情商 ” 决定的,并且该项测试是依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 · 戈尔曼的相关研究开发。

整个测试分为三部分,自我情商、人际情商和终测校对,每个部分题型又分为两部分,看图答题和情景自我判断。

题目没啥难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答题,不过少部分无法判断,比如这张图中人物是震惊还是恐惧。

经过十几分钟的答题,作者才完成所有题目。当最后输出报告时,需要支付 29.9 元才能查看报告。

一毛不拔的作者果断选择放弃,点击了关闭,结果对方立马降价 10 元,只需要 19.9 元就能查看报告,这波降价比翻书还快。

作者还是不愿查看,选择放弃报告,然后,它就只要 9.9 元了……

全都是套路。

回到开头,作者为什么说 “ 又被骗 ” 了呢,因为之前在知乎,作者也被骗着做了一次测试题。知乎首页给作者推荐了一篇关于智商的回答,就像带货帖子一样,内容看起来还算专业,添加了一个链接卡片。作者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认为自己正确通过了这两道题,并产生一种错觉——我比帖子作者聪明,智商比他高。当我满心期待想要查看自己的智商数值时,跳出了要付费的界面。

付费套路如出一辙……

心细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在文章开头的那些测试微博里,IP 都来自湖北。

事实上,作者找到这些博文都来自图中博主@哦吼小闪电 ,除了她自己的博文,剩余四条她都转过。如果用浏览器打开,就会发现他们链接只来自两个网站,智商情商类测试来自一个网站,玄学运势来自另一个网站。而微博给作者推荐其他博主的 MBTI 测试广告,其实是相同的网站。不仅如此,在知乎上,他们给作者推荐的智商测试,页面排版跟微博上的智商测试一样。虽然网址稍有不同,但“tx.52ce.top”和“q.1cece.top”也非常相似,作者认为是来自同一家公司。还没完,作者在小红书上也遇到了 MBTI 广告,打开广告链接,熟悉的网址又出现了。所以,咱们基本可以确定,这家开发所谓 MBTI、智商还有运势测试的公司,在各个内容平台信息流大量投入广告,吸引用户参加测试,付费查看测试结果,赚取收益。

二、MBTI测试的科学性问题

事实上,MBTI 的诞生不是来自严谨的心理学研究,而是两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母女自己捣鼓出来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从小由她父亲教育,直到 14 岁进入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凯瑟琳成为教师,之后成为儿童教育方面的作家。


*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左)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右)

女儿伊莎贝尔 · 布里格斯 · 迈尔斯上大学前也是在家里接受教育,进入大学后学习政治学,后来成为推理作家。母女俩都没有心理学教育背景,仅仅是母亲凯瑟琳在研究小说写作时对人格类型产生了兴趣。凯瑟琳后来接触到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卡尔的《心理类型》一书,书里关于性格分类的思想吸引了她。在荣格的分类基础上,凯瑟琳创建出人格类型学系统,从内向/外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感知四个方面对人进行分类。

不过当时这套系统并没有流行起来。二战结束后,伊莎贝尔在母亲的人格类型系统上,创建了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测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也就是现在的 MBTI。1943 年,伊莎贝尔与朋友成立了咨询公司,把 MBTI 推向市场,依靠良好的人脉资源,美国的国家部门、大学机构还有大型企业都开始用 MBTI 对雇员或新生进行心理评估。1975 年,伊莎贝尔将 MBTI 的独家出版权出售给 CPP 公司,经过积极营销,CPP 把 MBTI 打造成公司最成功的产品,CPP 后来改名为迈尔斯-布里格斯公司。如今 MBTI 在企业招聘中变得越来常见,CPP 曾称 80% 的财富 500 强企业用到 MBTI 测试,投资界大佬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多次谈到 MBTI 在管理桥水基金中发挥的作用,BOSS 直聘在招聘中也加入了 MBTI 测试的板块。

除此之外,MBTI 测试结果逐渐融入流行文化中,“ i 人” 和 “ e 人” 成为社交中的身份标签。迈尔斯-布里格斯公司从中赚得盆满钵满,除了向被测试人收费,还开设培训课程,经过培训,才能成为官方认证的测试人员。据估计,迈尔斯-布里格斯每年能从这项测试中赚得 2000 万美元,此外,还有其他平台(比如作者前面提到的测试平台)从 MBTI 测试获利,他们一起在背后推动 MBTI 流行,。

但为什么作者要说 MBTI 是伪科学呢?无论是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还是凯瑟琳和伊莎贝拉母女的 MBTI,这些分类基于他们的个人经验,没有经过科学实验严谨验证。


*卡尔·荣格

事实上,心理学界对 MBTI 的评价以批评居多,支持 MBTI 有效性的研究材料大多由《心理类型研究》发表,而这本期刊背后正是由伊莎贝尔创立的基金会提供支持。简单来说,关于 MBTI 有效的研究大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与之相反,在心理学教材上,则没有 MBTI 的身影,其他心理学期刊也很少会提及 MBTI,倒是许多心理学家对它提出了批评,把它称为伪装成科学的占星术。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项测试,MBTI 在信度和效度上都缺乏说服力。在信度方面,MBTI 表现并不稳定,据研究表明,参加测试的人在 5 周后进行重测,有 50% 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一点作者有亲身经历,第一次测试是 INFP,第二次变成了 INFJ。

导致这种结果很大原因是二分法的弊端,比如 MBTI 把人分为 “ J ” 和 “ P ” ,默认人的性格属于两端,而根据统计来看,人类的性格分布类似正态分布,大多数人位于“ J ” 和 “ P ”交界处,所以有些人测试结果会出现反复横跳。


*正态分布

效度上,MBTI 在指导就业的效果上也表现不佳,最早引入 MBTI 测试的美国 OSS(美国 CIA 前身),没有用它找到合适的 “ 情报员 ”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在使用 MBTI 测试一段时间后,也认定 MBTI 没法有效对心理类型分类。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也在审查 MBTI 研究数据后,认为只有 IE 项结果是与其他科学测试相关,给出的结论是 “ 没有足够的、精心设计的研究来证明在职业咨询项目中使用 MBTI 的合理性 ” 。

毕竟 MBTI 连信度基础都没有,效度就是空中楼阁。那为什么 MBTI 常被参与测试的人认为有效呢?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了,跟星座一样,MBTI 测试结果往往会用一些笼统模糊但积极的词语来描述性格,以便让结果适合所有人。

比如以下三段是作者在某 MBTI 测试网站截取而来,对三种不同性格类型的描述:

“ 务实且注重事实的人,可靠性不容怀疑。”

“ 富有诗意,善良且无私的人,总是热衷于帮助正义事业。”

“ 聪明好奇的思考者,无法抵挡智力挑战的诱惑。”

仅从文字描述和自我认知,这三段描述是不是适合所有人?拿他们形容作者,作者认为都很准确。

在心理学上,这叫 “ 巴纳姆效应 ” ,即一段文字描述,读者认为它们精确概括了自己的状态,为自己量身定做,但实际上它们模糊通用,适合所有人。又比如下图这段关于探险家(ISFP)和企业家(ESTP)的描述,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这就像星座、占卜、算命一样,看似准确有效,背后其实是语言的艺术,拍马屁的话,人们会自适应地去迎合它。与以前流行的星座、塔罗牌相比,MBTI 是用科学包装,商业模式向《咸鱼之王》看齐的新玄学。所以对于 MBTI 测试,咱们用作社交谈资,当个乐子就好,对于结果千万别当真,也不要用结果来标签化自己。无论自己是处女座或 i 人也好,强迫症或内向也罢,能决定我们的不是星座和 MBTI 的结果,是我们为了改变自己付出的努力。

参考资料

微博、知乎、小红书、抖音、维基百科

三联生活周刊:年赚千万美金的 MBTI,是怎么火起来的?

THE NEW YORKERS:What Personality Tests Really Deliver

VOX:Why the Myers-Briggs test is totally meaningless

FORTUNE:Have we all been duped by the Myers-Briggs test?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