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家庭教育重在情绪价值,4个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俞敏洪:家庭教育重在情绪价值,4个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是门学问,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情绪价值。”这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第十六届家庭教育论坛上的最新观点。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除了物质和知识的传授,孩子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情绪支持。
什么是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为他人带来积极情绪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情绪价值体现为父母通过理解、支持和鼓励,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成长环境。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指出,父母应该“拒绝完美、保持钝感和积极行动”,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少攀比,多感恩,多询问孩子的想法。这种正面的情绪价值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供情绪价值?
1. 倾听与共情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强调,父母要学会做孩子贴心的听者。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应该“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而是通过温暖的支持和目光接触,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2. 肯定与鼓励
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正面的反馈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当孩子完成一幅画作时,与其简单地说“画得真好”,不如具体指出其中的亮点:“你画的小狗表情真生动,看得出你很用心。”
3. 稳定的情感支持
父母要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当自己感到沮丧或焦虑时,要学会自我觉察和调节,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研究表明,父母的情绪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4. 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积极的情绪表达,都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情感港湾。相反,如果家庭中充斥着负面情绪,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结语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父母往往容易忽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然而,正如俞敏洪所说,“家庭教育是门学问”,而情绪价值正是这门学问中的核心要素。通过倾听、共情、肯定和营造积极氛围,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情绪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同理心,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展现出更好的学习和人际状态。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情绪价值,用爱和理解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