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3: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成功入围。这座始建于公元3世纪的佛教寺院,经过持续5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01

重现莫尔寺昔日辉煌

莫尔寺遗址位于喀什市东北约30公里处的莫尔村,现存两座佛塔,一座圆形,一座方形。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遗址,其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清晰,展现了佛教寺院的完整形态。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建筑遗存,包括覆钵式舍利塔、回字形佛殿、独栋式僧房等。其中,覆钵式舍利塔位于遗址中心,是最早修建的建筑之一,其形制源自印度的窣睹波,但又具有独特的本地特色。佛殿则采用了“回”字形布局,内部设有方台和回廊,方台上可能曾放置佛像或小塔。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厨房、储藏室等生活设施,展现了寺院的日常生活面貌。

在出土文物方面,遗址中出土了近2万件石膏佛像残片,这些佛像残片不仅有犍陀罗风格的元素,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征。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圆形方孔铜钱,包括五铢、开元通宝等,以及陶器、木梳等生活用品,反映了寺院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

02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生动图景。

从建筑风格来看,莫尔寺遗址融合了印度、中亚和中原的建筑特点。例如,覆钵式舍利塔体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而方形大塔则反映了向中国式楼阁式佛塔的过渡。同时,遗址中发现的大型中轴对称式建筑,与中原内地的传统建筑布局有相似之处,显示出中原文化的影响。

出土文物也印证了这种文明交流。佛像残片中既有犍陀罗风格的特征,也有中原文化的元素,展现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发展。而大量圆形方孔铜钱的发现,则表明了中原与西域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

03

中原文化影响的实证

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原文化对西域影响的珍贵资料。

遗址中出土的“开元通宝”铜钱,是唐代货币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往来。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中原式的木梳、陶器等生活用品,进一步印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件泥瓦,为认识莫尔寺的建筑特征提供了线索。结合武周时期曾在疏勒镇修建大云寺的记载,有理由推测莫尔寺为国家大寺,不仅实证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更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宗教管理。

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生动图景,实证了新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荟萃的历史事实,也为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座历经近700年沧桑的佛教寺院,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中亚、南亚地区的文明互鉴,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