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原,历时72天,伤毙日军一万余人的豫西鄂北战役
血沃中原,历时72天,伤毙日军一万余人的豫西鄂北战役
1945年3月至5月,日寇发动豫西鄂北战役,企图夺取老河口空军基地,控制西北战略要点。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的指挥下,经过72天的激战,虽然未能阻止日寇占领老河口,但成功击毙日军一万余人,展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抗争精神。
1945年,日寇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在中国军民的共同打击下,日寇军国主义者渐入穷途。然而,在这一年的3月至5月,日寇仍垂死挣扎,发动了豫西鄂北战役。
老河口,这座濒临汉水的湖北西北部小城市,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它位于鄂豫陕三省要冲,是西进四川的必经之路。自1939年至1944年冬,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活跃在鄂豫皖地区,破袭平汉铁路,威胁武汉三镇,屏蔽川陕一带,保卫了豫南鄂北大片国土,粉碎了日寇巩固华中、称霸西北的阴谋。尤其是驻守在老河口机场的中美联合空军,不断对平汉线、长江下游重要交通线乃至日寇本土进行轰炸,大大影响了日寇的后勤供应和本土安全。
为解除老河口的威胁,确保日寇本土安全,遏制中美空军对华北、华中主要交通干线的袭击,促使重庆国民党政府消亡,1945年1月29日,侵华日寇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召开会议,传达大本营命令,令华北方面军从速攻占老河口附近地区。
1945年3月,日寇华北方面军以第12军司令官鹰森孝中将指挥第110师团、第115师团、坦克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及独立步兵第11旅团等部,共约7万人,并配有各型飞机106架,向豫西鄂北进犯。日寇企图一举夺占南阳及老河口空军基地,控制其西北战略要点西川、西峡及重阳等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粉碎日寇进攻企图,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指挥第二、第二十二、第三十三集团军等部共10个军,以主力确保南阳、东南地区,以有力部队于泌阳、方城地区进行抵抗。
同时,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主力于南召、李清店及长水镇一带阻击日寇;令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部队袭击平汉铁路南段日军,破坏交通;令豫西陕南各基地空军协助第一、第五战区作战,在豫鄂陕边区围歼日寇。
然而,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素与蒋介石不和。在大战前夕,蒋介石出于私心,将李宗仁调往汉中出任行营主任,为会战的胜负埋下了伏笔。
鄂北方面
1945年3月22日,由荆门北进的日寇第39师团主力、独立步兵第五、十一旅团各一部向第五战区防地发起进攻,在桐木岭、盐池庙一线与中国军队西北军第59军一部接触。3月23日,日寇先头部队攻陷宜城。
3月24日,西北军第59军主力及冀军第69军一部阻击日寇,在欧家庙、武家堰和巴都河一线展开激战,日寇死伤甚多。3月26日,日寇增援部队4000余人继续进攻,一度突入南漳城内,被中国守军击退。3月28日,日寇攻占南漳。中国守军西北军第77军反击,于3月29日收复南漳。
此时,日寇一部与主力会合,攻陷了襄阳、樊城。中国守军冀军第69军分别向樊城东北和襄阳西南突围。攻陷襄樊的日寇向古城、侧映老河口的日寇作战一步会合。襄河以西的日寇再次进攻南漳。4月2日,日寇与中国守军西北军第77、第59军各一部发生争夺战。
4月4日晚,日寇再次攻陷南漳。4月5日晨,日寇2000余人向太洪山猛攻,中国守军各师协力反击。4月10日晚,日寇放弃南漳,向荆门以东撤退。襄阳附近的日寇4000余人沿襄河西进,中国守军第69军放弃茨河后向古城前进。第22集团军以一个师正面抵抗,一个师侧面出击。
4月12日攻入茨河市,劲敌古城以南的日寇2000余人遭中国守军严重打击后撤。第五战区下令追击,中国军队川军第41军主力配合西北军第59、第77军,冀军第69军各一个师向襄阳及资中县方向追击,先后克服武家堰、欧家庙、小河镇。4月18日,克复樊城,至此襄河以西恢复战前态势。
豫西方面
3月22日起,日寇第110师团、第115师团、坦克第3师团、独立步兵第11旅团及骑兵第4旅团分别由鲁山、叶县、舞阳集、沙河地区分三路西进。3月24日,中国守军抗击进攻日寇后,放弃降河关至李清店一线阵地西撤。3月26日,日寇以集武支队进攻南阳,主力分向老河口、西峡等地进攻。
当时老河口的中国军队仅有第22集团军所属的川军第45军125师,其中一个团去四川接兵未归。在撤离老河口前夕,命令川军第125师固守老河口三天,以掩护长官部人员和物资转移。川军第125师师长汪霞峰率375团驻守城区,副师长陈世俊率373团布防在光化县城至马窟山等前哨阵地。
3月27日晨两时,日寇骑兵第4旅团长唐田茂在竹林桥下达进攻命令。西泽默郡大佐率骑兵第20连队主攻光化县城及老河口北关山下,雁平大佐率骑兵第26连队进攻马头山及飞机场,然后合力进攻老河口城。
此时,日寇两个联队在光化县城址、马头山一线与中国军队第373团发生激战。上午,日寇旗炮第4联队赶到,以炮火掩护进攻。因中国军队第373团兵力分散,光化县城不久被日寇攻陷,中国军队退入老河口城内。日寇第25联队遂即攻城,与此同时,日寇第26联队也在炮火掩护下进攻。到下午3时,山头阵地被日寇攻占,中国军队第373团被迫退守老河口城内。晚上6点半,老河口机场被占领。
老河口机场始建于1929年,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机场跑道全长1500米,宽50米,能起落小型飞机。1936年,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扩建机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混成团即飞虎队在这里驻扎,与湖南的芷江机场一起,拱卫陪都重庆的空中安全,在轰炸日寇基地乃至日寇本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寇虽占领了老河口机场,但早在3月25日,中国空军已将停放机场等待修理的几架轰炸机及战斗机焚毁,空军第三大队全部撤离老河口,日寇仅得到破坏的机体9架、发动机6台、螺旋桨6架及汽油490桶。
3月29日,日寇继续围攻老河口城区,城门城墙被毁两处,日寇拥近40多人。第375团团长黄宗凯立即率领预备队,截击日寇后路,经过一阵拼杀,把冲入的日寇全部消灭。
4月1日,日寇的进攻由第115师团接替,骑兵第四旅团撤至李官桥。4月2日,中国军队川军第127师在大洪山街道增援第125师的命令。第127师师长王承熙率领全师向老河口进发,但因襄阳和樊城已被日寇占据,王承熙率部绕到双沟、新野,由襄阳石桥进入张集。
川军第127师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系后,攻击马头山和光化县城一带,以解老河口之围。但因日寇已在各山头修了坚固工事,且第127师进攻没有重武器支援,难以进展,又加上没有后勤供给,只得绕到日寇后方,从温港、孟谋坚穿越公路,在4月5日越过汉水,到达三公殿。川军第127师长途跋涉,官兵疲惫不堪,但因川军第125师急需援军,副师长何祥炯率领第380团渡汉水增援,加入城东北一线作战。
4月8日,日寇师团长及普英吉亲自督阵,指挥部炮坦克协同进攻,旅团长三公满志也赶到步兵位置督战。日寇集中炮火轰击城北,情况十分紧急。中国军队各机动部队全部参加战斗,师团特务牌也参加了战斗。在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何享久、陈林两位副师长与汪霞峰师长通过电话商议,请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部批准撤退。得到总部批准后,中国军队且战且退,直到4月8日17时,老河口全部失守。
为配合地面作战,中国空军从3月22日起,以空军第一、第三、第四、第十一大队及中美混合团配合第一、第五战区,阻止日军前进,并对日军后方的新乡、郑州、许昌、南阳一带进行攻击,对日寇交通给予极大破坏。从3月22日至5月31日,中国共出动飞机1047架次。
此战历时72天,日寇进占豫西,并控制了老河口空军基地。此次战役,中国军队阻击日寇达13昼夜,共打死打伤日寇1668人,其中将校级军官死8人、伤15人,另外击毁坦克8辆,缴获武器700余件。中国守军伤亡1600余人。
占领老河口之后,日寇改取守势,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乘机不断反击。至5月1日,双方隔汉水对峙。中国军队川军第122师在张学武师长的指挥下,曾发起三次大规模的反攻,其中一次以一个团的兵力一度攻到了光化城北的牛头山,但终归没有改写战局。
与此同时,由李清店、南召西犯之日寇第110师团主力占领镇平后,突破中国守军冀军新编第8军主次抵抗,越过内乡,向西峡口方向中国守军豫军第15军防御阵地进攻。日寇第110师团、坦克第3师团于3月30日至4月1日攻陷西峡、淅川,随即向重阳方向攻击。
中国军队第31集团军主力奋勇阻击,激战至4月7日,击退日寇进攻,先后歼灭日军4000余人。随后双方逐步进行增援,战斗异常激烈。至5月下旬,日寇伤亡惨重,被迫撤至西峡等地转入防御。
在洛宁方面,日寇第110师团一部4000余人于3月23日从洛宁袭犯,向长水镇进攻。第一战区中国军队西北军第38军主力、西北军第96军一部奋勇迎击,战至4月9日将日寇击退。
4月10日,该部日寇转向西峡口方向。至4月底,双方对峙于长水镇附近地区。中国军队一部向闪现的日寇袭击,日寇受到重创。后日寇第69师团一部约5000余人于5月16日至22日分别向关道口、灵宝方向进攻。第一战区中国军队第4集团军主力及冀军第40军协力夹击日寇,将日寇击退,双方伤亡严重。到5月29日恢复战前态势,豫西鄂北战役结束。
豫西鄂北战役暴露了国民政府指挥作战的一些弱点。首先,蒋介石临阵换将,对第五战区的非嫡系部队大加限制,推行裁军政策,使得官兵上下无心恋战,大大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其次,指挥混乱,陆空配合作战不畅。刘峙不仅主动放弃了襄阳等战略要地,而且还多次出现空军误炸自己人的乌龙事件。再者,情报严重滞后于日寇,日寇通过国民党政府高层内潜伏的汉奸,对中国军队的情况一清二楚,而中国军队缺少对日寇行动的掌握。
在豫西鄂北战役中,日寇虽然达到了控制老河口空军基地的目的,但由于中国军队川军第125师在老河口陷前成功突围,并将机场设施彻底破坏,使得基地利用价值大减,日寇等于毫无所获。在战役中,日寇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伤亡1.5万余人,损失惨重。随后,中国军队对深入的日寇展开反攻,至五月,襄阳、樊城等地的日寇均被中国军队击退。
豫西鄂北战役充分展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抗争精神。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不屈不挠,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场战役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