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屹立600年的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只是个18岁孩子,其名十人九不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9: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屹立600年的天安门设计者是谁?只是个18岁孩子,其名十人九不知

天安门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每天都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最初的设计者竟是一位不到19岁的少年。他就是蒯祥,一位出生于工匠世家的天才建筑师。

天安门最初是明朝皇城的正门,那时候它还叫“承天门”,寓意着“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一直到清朝的顺治时期,才改名为“天安门”。这座建筑是皇家宫殿的第一道门,也是各国使臣前来参加盛世见到的第一道门,所以它对于技术还有审美都有很高的要求。

要知道,展现出大国之邦的霸气恢弘,还要时刻留意各种细枝末节的处理,更要体现出国家的文化底蕴,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就是这么一座意义非凡的建筑,它的设计师竟然是一位不到十九岁的天才少年!

这位少年名叫蒯祥,他出生于1399年,世代都是工匠。这可不是说他家每一代人都热爱工匠这个行业,而是朱元璋严格规定了户籍制度,这户人家是“工户”,那么他家就必须得有人当工匠,为大明朝生产各种东西。蒯祥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工匠,因为名声很大,所以被大明朝直接选入了京师,成为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作为蒯家长子的蒯祥,自幼就承担着继承父业的压力。不过好在,这事儿对他来说并不是非常艰难。他天赋异禀,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精湛技艺,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蒯祥设计并建造的承天门意义重大。最初建造的皇宫南门承天门,是一座三层楼高的五孔木牌坊,采用黄瓦飞檐设计,参考了南京承天门的样式,但尺寸有所扩大。可惜的是,在天顺元年(1457 年),承天门因雷击引发大火被烧毁。不过,成化皇帝在位的1465年,年近七十的蒯祥再次担任总设计师,负责承天门的重建工作。

重建后的承天门规模更大,宽度由五间增至九间,进深由三间增至五间,建筑形式也由牌坊式转变为宫殿式。这座包含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的建筑,成为当时北京城内最为壮观的门楼。其外观特征为黄瓦覆盖,红色柱子支撑,上层为五间门楼,下层为五孔城台,外设有五座金水桥,两侧摆放石狮和华表。整体布局与现今的天安门相近,但规模稍小。蒯祥的这次设计奠定了现代天安门的基本结构、框架和外观。

从设计到完工一共用了3年,此后屹立了600多年不倒,可见蒯祥建筑技艺的高超。也难怪他会被皇帝朱棣非常亲切地称为“活鲁班”了。此后,他又负责修筑了多处宫殿,从一名工匠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无疾而终,享年84岁。

蒯祥的一生,可以说是步步高升,从工部营缮所丞起步,一步高升到正三品的高级官员,还享受着从一品俸禄。通俗点说,就是从一个业务干部起步,最后当上了“建设部副部长”,还享受着整部级别的待遇。这在中国工匠史上都是罕见的!

想想看,一个不到十九岁的少年,就能设计出如此恢弘壮丽的建筑,这得多大的天赋和努力啊!咱们平时总说“英雄出少年”,这回可真是见识到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